正确答案: 倍散
D
题目:硫酸阿托品散常用于胃肠痉挛疼痛的治疗,其处方为硫酸阿托品1.0g,胭脂红乳糖(1.0%)1.0g,乳糖98.0g。
解析:倍散是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于下一步的配制。稀释倍数由剂量而定:剂量在0.1~0.01g可配成10倍散(即9份稀释剂与1份药物均匀混合的散剂),0.01~0.001g配成100倍散,0.001g以下应配成1000倍散。配制1000倍散时应采用逐级稀释法。硫酸阿托品散属于倍散。答案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辛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挥发油
解析:挥发油是辛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单选题]胶剂制备中加入起降低黏性、便于切胶作用的辅料是
麻油
解析:本题考点是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用。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用:油类:可用花生油、豆油、麻油,纯净无杂质的新制油为佳,酸败者禁用。油可降低胶块的黏度,便于切胶,且在浓缩收胶时,油可促进锅内气泡的逸散,起消泡的作用。
[多选题]饮片呈粉性的中药材有
山药
半夏
川贝母
解析:山药Dioscoreae Rhizoma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药材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的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川贝母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s var. wabuensis (S.Y.Tang S.C.Yue)Z. D.Liu,S.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按药材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药材野生品: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 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的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半夏Pinelliae Rhizoma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药材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答案选ABC
[单选题]体虚多汗者,忌用
麻黄
解析: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力较强的麻黄;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麻黄;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授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等。
[单选题]《中国药典》中以生物碱类成分作为指标成分的是
山豆根
解析:本组题考查《中国药典》中中药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及其结构类型。《中国药典》中虎杖指标成分为大黄素,属于蒽醌;山豆根指标成分为苦参碱,属于生物碱;丹参指标成分为丹参酮类及丹酚酸B,分别属于菲醌和有机酸;黄芩指标成分为黄芩苷,属于黄酮类;人参指标成分为人参皂苷类,属于三萜皂苷。
[多选题]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有
发热寒战
过敏休克
呼吸困难
胸闷不适
喉头水肿
解析:不良反应:全身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喉头水肿等;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悸、发绀、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单选题]某女,38岁,素体虚弱,妊娠后突发胎漏,胎动不安,腰膝酸软。证属肝肾亏虚、冲任不固,宜选用的药是( )。
桑寄生
解析:桑寄生的功效为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病症:(1)风湿痹证,腰膝酸软。(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多选题]红花注射液使用注意事项有
孕妇禁用
儿童禁用
哺乳者禁用
过敏体质慎用
过敏史者禁用
解析:对本品或含红花的制剂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凝血功能不正常及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用,此类人群使用本品应加强监测。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6rk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