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毒性指数

D

题目:临床常用中性粒细胞的特定改变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的指标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不规则发热半年余,反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明显消瘦,血清HIV抗体阳性,考虑为艾滋病。近2天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片,应首先考虑患者感染
  • 念珠菌

  • 解析:艾滋病感染念珠菌在口腔黏膜可出现“鹅口疮”的特征表现。

  • [单选题]使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常呈明显降低的是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 解析:NAP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染色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NAP积分增加见于细菌性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和急变期等,NAP积分下降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MDS等。

  •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是
  • 缺铁性贫血


  • [单选题]健康人血浆碱剩余(BE)的参考值为
  • ±3mmol/L

  • 解析:本题考查碱剩余的概念,碱剩余是标准状态下将1L血液滴定至pH7.4时,所需的酸量或碱量的mmol数,参考值为±3mmol/L。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M4)
  • M4:原单、幼单和单核细胞>20%(所有的有核细胞)


  • [单选题]溶栓治疗时Fg维持在以下哪个水平为宜( )。
  • 1.2~1.5g/L


  • [多选题]参与血管收缩的血管壁成分是( )。
  • 平滑肌

    弹力纤维


  • [单选题]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减少

  • 解析:本题要点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无肝脾或淋巴结肿大。其贫血多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病情进展缓慢,起病时多无骨髓衰竭的表现,甚至可见红系增生和巨幼变;此后骨髓显示增生明显低下,脂肪增多,仅见分散的生血岛(增生灶)。急性再障中血红蛋白下降较快,而慢性再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由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故临床上再障要与之相鉴别,骨髓铁染色是两者间主要的鉴别手段。再障时细胞内铁多正常或超出正常范围,细胞外铁增加;PNH时细胞内铁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亦缺如。

  •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作血小板功能测定的结果的是
  • 对胶原的反应减低

  •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患者对ADP、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对胶原的聚集反应尚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9qg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疼痛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妇产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