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吸虫病 慢性疟疾 肝硬化 黑热病 脾功亢进

ACEGI

题目: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 36.3℃,P 84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解析:1.引起脾大的病因包括:①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布鲁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②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的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病等。③淤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Budd-Chiari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等。④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及镰形细胞贫血等。浸润性脾大: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质贮积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淀粉样变性等。⑤脾的疾病: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⑥原发性脾大:发病原因不明。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示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治疗有效时NAP活性可以恢复,疾病复发时又下降,合并细菌性感染时可略升高。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偶见 Gaucher样细胞。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5%以上的CMI,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用药:①羟基脲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的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②白消安是一种烷化剂,作用于早期祖细胞,起效慢且后作用长。③α-干扰素起效较慢。常见毒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④甲磺酸伊马替尼能特异性阻断ATP 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从而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目前认为根治CML的标准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所指的病理情况是( )
  • 阴阳转化


  • [多选题]属于病理性汗出的是( )
  • 入睡时汗出

    只头部汗出

    半身汗出

    高热时汗出


  • [多选题]谷草转氨酶(AST)可存在的脏器有
  • 心脏

    骨骼肌


  • [多选题]布鲁菌病病原治疗的注意事项包括
  • 选择进入细胞内的药物

    联合用药

    多疗程治疗

    利福平加多西环素为主的联合治疗

  • 解析:1.急性期治疗 ?应以抗菌治疗为主。由于布鲁菌为细胞内寄生,故抗菌药物必须易于穿透细胞膜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与临床疗效有时并不一致。为了防止耐药和复发,一般常需联合用药,而且疗程必须较长,如果疗程过短,则任何药物(包括联合用药)的复发率均很高。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由于其脂溶性作用,较易透过细胞膜渗入到细胞内,也可透过血脑屏障,口服后很易达到抑制布鲁菌的浓度。ABCE正确。

  • [多选题]RA关节外的表现有
  • 类风湿性结节

    肺间质病变

    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性血管炎

    FElty综合征


  • [单选题]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 )
  • 足太阴脾经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nme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畜牧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