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林可霉素

E

题目:(二)案例摘要:患者,男性,18岁,农民。因脓性指头炎没有及时治疗,伴弛张性高热,39~40℃,来院确诊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解析:1.林可霉素对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作用较强;口服后广泛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并可渗透到骨组织和骨髓内;在骨组织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3,在骨髓中的浓度则与血药浓度相等,所以用于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慢性骨及关节感染宜首选的口服药物。不过林可霉素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发生假膜性肠炎,偶有皮疹、骨髓抑制和肝脏毒性等不良反应。青霉素对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的骨髓炎也可选择。其他几个抗菌药一般不用于急性骨髓炎的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 脾、胃

    大、小肠


  • [单选题]老年人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应谨慎,主要是因为老年人( )。
  • 肾功能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耳、肾毒性增加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老年人的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老年人易患的某些慢性疾病也可减少肾脏的灌注,这些均影响药物的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老年人肾脏功能变化较为突出,对机体的影响也较为重要,肾小球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纤维化和玻璃变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动脉壁弹力纤维明显增多增厚、弹性降低;肾小管细胞脂肪变性,基膜变厚,部分肾小管萎缩或扩张,肾小球、肾小管功能降低,肾血流量减少。当老年人使用经肾排泄的常量药物时,就易蓄积中毒。特别是使用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药、普萘洛尔等药时要慎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关于难溶性药物在片剂中溶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药物被辅料吸附则阻碍药物溶出

  • 解析: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检查此项制剂不需检查崩解时限,是评介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溶解度小于0.1%~1%的药物,在体内一般均受溶解速度的影响。因而片剂的溶出度主要用于难溶性药物的测定。影响溶出度的因素有:①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药物本身的粒子大小,愈小速度愈快;晶型,无定型比结晶型药物溶解度大。②制剂中的赋形剂会影响溶出度。③压片压力的影响。④贮存期的影响。

  • [单选题]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发挥崩解作用的机制是
  • 吸水膨胀

  • 解析: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是一种多用途的非离子型纤维素衍生物,主要用作固体制剂崩解和黏合剂。由于它的粉末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率,故能快速吸水膨胀,用于片剂时,使片剂快速崩解。同时它的粗糙结构与药物和颗粒之间有较大的镶嵌,可明显提高片剂硬度,同时不影响崩解,从而加速药物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4ze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胸心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营养(师)(代码:210)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官方兽医 临床营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