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深静脉血栓形成
B
题目:血小板黏附率增高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般正常成年人血清中,各肌酸激酶同工酶活力之间的关系为
CK-MM>CK-MB>CK-BB
解析:CK-MM约占总CK活力的95%,CK-MB约占总CK活力的5%以下,CK-BB约占总CK活力的1%以下。
[单选题]有一老人被打后,入院检查中出现口唇发绀,四肢凉,血压下降而死亡,尸检发现,冠状动脉Ⅳ级狭窄心肌变软,其死亡原因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心肌梗死
解析:老人尸检可见冠状动脉Ⅳ级狭窄心肌变软,说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心肌梗死,故选A。
[单选题]血小板GPⅠa与GPⅡa形成的复合物是 ( )
胶原的受体
[单选题]诊断溶血性疾病最可靠的指标是
红细胞寿命缩短
解析: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红细胞寿命缩短。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贫血机制不包括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单选题]患者男性,38岁。头昏、乏力3年就诊。体检发现中度贫血貌,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Hb50g/L,网织红细胞0.8%,MCV76fl,MCH22pg,MCHC0.28。对贫血病因分析最有用的实验室指标是( )。
网织红细胞,MCV
[单选题]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染色是
NAP染色
解析: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染色是NAP染色,因为前者NAP积分明显减低,后者则明显增加。
[多选题]以下关于原位溶血或无效造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由于营养因素或先天性膜、酶、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等因素所致
于有核红细胞阶段或释放人周围血液循环中立刻破裂或溶血
骨髓向外周循环中输出红细胞减少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最有价值的细胞染色法是 (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59pj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