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400~800IU
B
题目:为预防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小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
解析: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IU/d,足月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lU/d,均补充至2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最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的骨折是
骨盆骨折
解析:骨折所致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其出血量多者可达2000ml以上。
[单选题]硝普钠的作用是
同时降低左心室前、后负荷
解析:硝普钠: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室的前、后负荷。主要用于以心排血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和体循环阻力增高为特征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袢利尿药通过对血管床的直接扩张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对心力衰竭的患者,呋塞米和依他尼酸能迅速增加全身静脉血容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减轻肺淤血。
[单选题]肝硬化患者因腹泻发生昏迷,查血钾2.6mmo/L,血钠136mmol/L,血氯化物110mmol/L,血氨158.7μmol/L,血pH7.40。宜选用的药物是
谷氨酸钾
解析:谷氨酸可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有谷氨酸钠和谷氨酸钾两种,可根据血钠和血钾调整两者的使用比例。有明显低钾时宜使用谷氨酸钾。
[单选题]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常继发于
肛窦炎
解析: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肛腺开口于肛窦,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因肛窦开口向上,存留粪便易引发肛窦炎,感染延及肛腺后导致括约肌间感染,感染进一步扩散从而形成脓肿。故选D。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血清标志物是
cTnl
解析:急性心梗时最特异的血清标志物是肌钙蛋白(cTnT,cTnl),因为肌钙蛋白Ⅰ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而心肌中的亚型cTnl与骨骼肌中的亚型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和分子结构,有独特的抗原性,故cTnl对心肌的特异性很高,选D。其余各选项中,SG()T主要用于肝功能检查。LDH和α-HBDH特异性不强,在很多疾病如肺栓塞、肝疾病、肾疾病都可升高。引起CPK升高的原因很多,如肌肉创伤、肌病、肌内注射、剧烈运动等,故排除A、B、C、E。
[单选题]女孩,15岁。左小腿近端持续性疼痛3个月,夜间加重。查体:左小腿近端局部肿胀、皮温增高。X线片示左胫骨上段日光射线样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骨肉瘤
解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并伴有全身恶病质。肿瘤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X线表现可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射线”形态。故选D。
[单选题]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
兴奋
解析: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如神经冲动的发放、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等。故选C。
[单选题]小脑幕裂孔疝致一侧瞳孔散大的原因是
动眼神经受压
解析:小脑幕裂孔疝:是病灶侧的颞叶沟回部分的脑组织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内形成。因被挤入的脑组织是颞叶海马沟回,所以,也称颞叶(海马)沟回疝。由于天幕上的脑组织被挤压到天幕裂孔以下,使中脑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病灶侧瞳孔先缩小,继而逐渐散大,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中枢性偏瘫。
[单选题]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血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青霉素+链霉素
解析:草绿色链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其对青霉素耐药少,故首选青霉素,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青霉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和氨基糖苷类合用可增加后者进入细胞内起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故选B。当青霉素耐药或过敏时,可选用头孢类、万古霉素等,环丙沙星是喹诺酮类,用于革兰阴性杆菌。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5pnne.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