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链霉素

D

题目:仅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结核菌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是

解析:异烟肼、利福平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具有杀菌作用。吡嗪酰胺主要杀灭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B菌群。乙胺丁醇为抑菌剂。链霉素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杀菌作用。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33岁。右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3年。长时间站立及每天下午出现右下肢肿胀伴沉重感,近半年加重。如果长期不予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
  • 足趾坏死

  • 解析:该患者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有:①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②血栓性浅静脉炎。③溃疡形成:足靴区易在皮肤损伤破溃后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并发感染,但不会有足趾坏死。④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多发生于足靴区及踝部。

  • [单选题]男,15岁。查体发现水冲脉,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水冲脉的发生机制是
  •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加

  • 解析:水冲脉又称陷落脉,周围血管征的一种。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是由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所致。前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等,后者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该患者听诊可判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血压应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加。

  • [单选题]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 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 解析:大多数肠道传染病、一些寄生虫病可经水传播,如甲型肝炎、霍乱、血吸虫等。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故选C。

  • [单选题]麻疹患儿合并肺炎时应隔离至出疹后
  • 10天

  • 解析:一般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隔离检疫3周,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4周。

  • [单选题]皮肤上见多个蜘蛛痣说明
  • 雌激素增加

  • 解析:蜘蛛痣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患者多数为妊娠期妇女和肝病患者。妊娠期妇女约有2/3发生肝损害。肝病时由于雌激素在肝脏代谢障碍,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而易引起蜘蛛痣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
  • 小气道功能异常

  •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在早期患者可有小气道(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功能异常,但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多为正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随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流受限成为不可逆。

  • [单选题]心理治疗适用于许多临床和心理疾病与问题,但不用于处理的问题是
  • 中毒昏迷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心理治疗适应证的掌握。心理治疗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心理的许多疾病与问题,关键是能进行对话。但对于中毒昏迷的患者无法进行心理治疗。

  • [单选题]下列不是肺梗死的特点的是
  • 梗死灶呈不规则形

  • 解析:肺梗死多发生于已有严重肺淤血的基础上,再有肺动脉栓塞。大体改变有:梗死部隆起,呈黯红色,质较实,呈锥体形。切面为楔形,简短指向肺门或血管阻塞处,基底位于胸膜面,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是错误的。肺梗死镜下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可见肺泡轮廓,肺泡腔、小支气管腔及肺间质充满红细胞,故不选C。临床上,因梗死灶的肺膜发生纤维素性胸膜炎,可出现胸痛;因肺出血及支气管黏膜受刺激,可引起咳嗽及咯血,因此不选E。故选A。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5pre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推拿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辽宁省主管药师 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