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Ⅱ型变态反应

B

题目:新生儿ABO溶血属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支气管扩张引起大咯血的原因是
  • 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终末支扩张及(或)血管瘤破裂

  • 解析:B。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咯血发生机制主要是炎症、肿瘤、结石致支气管黏膜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黏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 [单选题]3岁男孩,面色苍白1个月,发热2周,皮肤淤斑、淤点1周。查体:皮肤黏膜苍白,双下肢可见淤斑,双颈后各2个淋巴结花生米大小,心、肺正常,肝肋下3cm,脾肋下3cm。血常规:WBC 20×109/L,RBC 3.5×1012/L,Hb 85g/L,PLT 30×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血小板分布稀疏。最可能的诊断是
  • 急性白血病


  • [单选题]女,6岁,1个月来不规则发热,面色逐渐苍白,Hb 80g/L,Coomb试验阳性。可排除的诊断是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Cooznb试验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指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其他各项均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单选题]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但发现皮肤瘀点、瘀斑进行性增多,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肝素抗凝

  • 解析:D。皮肤瘀点、瘀斑进行性增多,应及早应用肝素治疗,防治DIC。

  • [单选题]女婴1岁,发热2天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尿液分析显示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尿路感染,入院后体温呈弛张热,精神萎靡,怀疑并发败血症。如果疾病继续发展,患儿会发生哪种情况
  • 感染性休克

  • 解析:尿路感染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败血症时病原微生物已在血液中生长繁殖,继之可释放大量致炎介质引起感染性休克。

  • [单选题]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
  • 溶血性贫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9lgm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MRI医师 乳腺技师 儿科主治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