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Ⅳ期
D
题目:住院后病情进展至深昏迷状态,压眶无反应,呈去大脑强直,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不齐,视神经盘水肿。该患儿处于哪一期
解析:瑞氏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5期:O期:嗜睡,呕吐,肝功能异常;Ⅰ期:意识模糊,谵妄,过度呼吸,腱反射亢进;Ⅱ期:浅昏迷,抽搐,去皮质强直,瞳孔反应正常;Ⅲ期:抽搐,深昏迷,去大脑强直,瞳孔固定;Ⅳ期:昏迷,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瞳孔散大固定,肌力降低或去大脑强直,脑电图呈等电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男,6岁。因发现阴毛2个月就诊。查体:身高+2SD,无喉结。尚未变声,阴毛P3期,阴茎明显较同龄儿大,长6cm,周径5cm,双睾丸体积各3ml,皮肤无牛奶咖啡斑,但色稍深,骨龄10岁,头颅MRI检查为正常。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单选题]男孩,8个月,因高热6天伴皮疹来院。查体:发育正常,皮肤可见红色斑疹,右颈部淋巴结1.5cm×2cm,咽红,扁桃体I度,口唇干红,双肺呼吸音清,心尖区可闻及2/6 SM,腹软,肝、脾不大,四肢末端红肿。实验室检查:Hb 100g/L,WBC 13×109/L,N0.78,L0.22,PLT352×109/L,ESR 70mm/h,CRP(+), ASO 100U。
川崎病
[单选题]早产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窒息缺氧
解析:早产儿由于血管发育不完善,窒息缺氧易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缺氧酸中毒使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差,受血流冲击易出血。另外,早产儿侧脑室、第四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等存留有胚胎生发层基质,该组织对缺氧耐受差,易出血。
[单选题]患儿男,8岁。发热,腰痛,伴巩膜发黄两周初次就诊。一年来有类似发作史,无酱油色尿,脾脏肋下3cm,血红蛋白63g/L,网织红细胞12%,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尿隐血试验阳性,直接Coombs试验阳性,针对病因,目前该患者首选下列哪种治疗
糖皮质激素
解析: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患儿符合自身免疫性溶血的诊断,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红细胞的破坏。
[单选题]给予患者综合抗凝治疗(包括输注蝮蛇抗栓酶、尿激酶、肝素。口服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一周后患儿腹水减少,临床症状随之好转。但经过泼尼松45mg/d,分服共8周,复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阴性。您认为患儿尿蛋白仍(+++)的原因是
合并感染
解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在激素诱导阶段如病情得不到缓解,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合并感染。感染可轻可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可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也可使肾病患儿病情出现复发或反复。②激素用量和疗程。大部分患儿经泼尼松1.5~2mg/(kg·d),8周的诱导治疗能达到完全缓解(蛋白尿持续阴性,血生化恢复正常)。如果是激素的用量与疗程不足而致的疗效欠佳则另当别论。③肾小球病理改变的特点。对泼尼松是否敏感与肾小球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该患儿每天泼尼松45mg并持续8周,其泼尼松的用量与疗程是正规的,不存在泼尼松用量与疗程不当的问题。因此D项是错误的。由于患儿经综合抗凝治疗后,腹水已逐渐减少,说明抗凝治疗有效,也不存在抗凝治疗无效的问题。因此C项也是错误的。如上所言。抗凝治疗后腹水渐消,说明下腔静脉上段栓塞的程度已有所减轻。因此B项也是错的。正如前面所说的小儿肾病综合征在激素诱导阶段如病情达不到缓解,应考虑合并有感染、激素用量和疗程以及肾小球病理改变这些原因。该患儿不存在激素用量与疗程不当的问题,E、G项是必须选择的。至于第A、F、H项,虽然凝血机制障碍、未加用细胞毒药物及高蛋白饮食均可能致使小儿肾病综合征不能在短期内缓解,但本问的提示中并不涉及上述问题。因此,这些答案可不选。
[单选题]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治疗是
确诊后即用人生长激素,到骨龄达12岁以上再加用雌激素
[单选题]黏多糖病缺陷的酶位于
溶酶体
[单选题]预防措施中已用主动免疫的为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单选题]在苯丙氨酸实验操作中,用多道加液器转移多少洗涤液至另一块白色板中?( )
25ul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75v6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