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捕获法

B

题目:检测IgM抗体最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类型是

解析:测定IgM抗体多用捕获法,先将针对IgM的第二抗体(如羊抗人IgMμ链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体,加入待测标本时,其中IgM类抗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即可被固相抗体捕获,再加入特异性抗原,其与固相上捕获的IgM抗体结合后,加入酶标记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加底物显色后,即可对待测标本中IgM是否存在及含量进行测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癫痫病人CSF中明显下降的是 ( )
  • GABA


  • [单选题]关于自身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对机体有害


  • [单选题]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易见到 ( )
  • 椭圆形红细胞


  • [单选题]梅毒血清中除含有特异性制动抗体外,另一抗体是
  • 反应素

  • 解析:梅毒患者血清中有两类抗体,即特异性的梅毒抗体和非特异性的抗脂质抗体(反应素)。

  • [多选题]酶促法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标记方法,主要可以分为
  • 缺口平移法

    随机引物法

    末端标记法

    PCR标记法

    反转录酶、RNA聚合酶标记法

  • 解析:核酸探针技术原理是碱基配对。互补的两条核酸单链通过退火形成双链,这一过程称为核酸杂交。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标记物的已知序列的核酸片段,它能和与其互补的核酸序列杂交,形成双链,所以可用于待测核酸样品中特定基因序列的检测。每一种病原体都具有独特的核酸片段,通过分离和标记这些片段就可制备出探针,用于疾病的诊断等研究。酶促法主要分为:1. 缺口平移法 2. 随机引物法 3. 末端标记法 4. PCR标记法 5. 反转录酶、RNA聚合酶标记法

  • [多选题]MHCⅠ类分子可以表达于
  • 树突细胞

    巨噬细胞

    胆管上皮细胞

  • 解析:由一条MHCI类基因编码的重链(α链)和一条非MHCI类基因编码的轻链(β2微球蛋白)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子。可以表达于树突细胞,巨噬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等。

  • [多选题]关于抗原抗体比例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 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

    抗原过剩称为后带

    抗体过剩称为前带

  • 解析:比例性是指抗原与抗体发生可见反应需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只有当二者浓度比例适当时才出现可见反应,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在抗原抗体比例相当或抗原稍过剩(抗原过剩称为后带)的情况下,反应最彻底,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淀最多、最大。而当抗原抗体比例超过此范围时(抗体过剩称为前带),反应速度和沉淀物量都会迅速降低甚至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774p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辽宁初级药师 中医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