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生胃酮
C
题目:伴有高血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50岁,患胃溃疡已10年。近3个月来,上腹痛变为无规律,胃纳减退,X线钡剂检查,胃窦部可见2.5cm×3.0cm龛影,边缘不齐,粪便隐血3次阳性,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胃溃疡恶变
[单选题]急性腹痛发病1周后,对胰腺炎较有诊断价值的检查为 ( )
血清脂肪酶
[多选题]碱反流(胆汁反流)中,损伤食管黏膜的主要成分有( )
非结合胆盐
胰酶
解析:1.单纯胆汁直接接触胃粘膜一般不引起损害,但可通过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胆盐与胃酸结合可增强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坏溶酶体膜,溶解脂蛋白而破坏胃粘膜的屏障碍作用,H+逆向弥散增加,进入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刺激肥大细胞而释放组胺,后者又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终导致胃粘膜炎症、糜烂、出血。2.胆汁与胰液混合后,胆汁中的卵磷脂与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转化为溶血卵磷脂,如返流入胃,也可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损害。
[单选题]双上肢长短不一,不出现在
正中神经受损
[多选题]下列关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为自限性变态反应疾病,预后良好
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型以胃窦部多见
弥漫浸润以肌层为主者常出现幽门梗阻或肠梗阻表现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清IgE水平升高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解析:1.按部位分类(1)局限性:多见于中老年,病变仅累及胃,约占EG的26%,此型又称为嗜酸粒细胞性胃炎(eosinophilic gastritis)。胃窦部最常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等;胃内的肿块可以导致恶变或胃流出道梗阻。(2)弥漫性:多见于中青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发作有规律,可能与进食某些食物有关,约50%病人可出现肠梗阻表现。2.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并非是诊断的必要条件,无嗜酸粒细胞增多不能除外EG的可能。3.EG如能及时治疗,其预后良好。故ABCE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kpl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