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红细胞膜特异凝集原
A
题目:决定红细胞血型的物质是
解析: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类型。凝集原是指镶嵌于红细胞膜上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起抗原作用的特异性蛋白质、糖蛋白或糖脂。凝集素是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称为HL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适度的应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
促进人体适应
解析: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有害物、外界的威胁、挑战等经过认知评价后,认为它将危害人的生存和所处地位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但过强的、持久的心理应激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降低工作效率并导致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的发生。所以选E。
[单选题]男性,15岁。全身高度水肿,尿蛋白(++++),管型少许,血浆白蛋白15g/L,血胆固醇10mmol/L,用泼尼松60mg/d治疗1周,病情无好转。此时应采用下列哪项措施
继续用泼尼松原剂量
解析:根据题干,病人可能的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g)、血清蛋白<30g/L,高脂血症以水肿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主要是以激素进行治疗,激素治疗的疗程一般为8周。故该患者应继续用泼尼松原剂量。故本题选B项。
[单选题]使用Holmes-Rach的社会再适应量表测量某人的生活事件,LCU总分为250,预示以后两年内患心身疾病的概率为
50%
解析: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一年内LCU(人们对43种生活事件的适应程度做出数量估计后列出分值,称为生活事件单位)超过300的,有75%的人在今后两年有重大疾病的发生;一年内累计在150~300者,则来年有51%发病;一年累计在150以下者,只有33%的人发病。
[单选题]男,72岁。乏力,走路不稳3个月。查体: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指鼻试验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
小脑
解析:小脑损伤的特点:指鼻试验、跟胫膝试验、共济失调等。
[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病因不明的疾病
解析: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在无病期针对病因或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消除或减少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并采取增进健康的各种措施,以防止健康人群发病。包括针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针对机体的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加强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等的保护、监督、监测和管理。病因不明确不能采取第一级预防。职业病可以采取一级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因为病因不够明确,采用二级预防措施为主。脑卒中发生后主要采用第三级预防,提高康复能力和水平。
[单选题]胆红素脑病是什么引起的神经损伤
非结合胆红素
解析: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为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生后1~2天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当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不经治疗干预,可造成永久性损害。
[单选题]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反常活动
解析:反常活动、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是骨折的专有体征。
[单选题]糖尿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血糖增高,尿糖增高
解析: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单选题]男,70岁。发现主动脉瓣狭窄15年,快走时心前区憋闷4年。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
解析:心脏瓣膜病一般都选择手术治疗,可以根治。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l11p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