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寒 燥 阴虚 虚

ABCD

题目:咳嗽吐痰,痰色白者多属于

解析:咳而少痰——燥热、气火、阴虚;痰多——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稀薄——属风、属寒;痰黄而稠——属热、实证 痰白质粘——阴虚、燥热;痰白清稀、呈泡沫状——属虚、属寒 咯吐血痰——肺热、阴虚;脓血相间——痰热郁结成痈。 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心肺阳虚,气不主血。 咯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味甜-痰湿,味咸-肾虚。故正确答案为A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痰气交阻型噎膈的首选方
  • 启膈散


  • [多选题]肺的通调水道主要依靠
  • 肺之宣发

    肺之肃降


  • [单选题]患者,女,57岁。有15年肺胀病史。1周前,劳累后出现面浮肿,呼吸喘促难续,心悸,胸脘痞闷,尿少,怕冷,纳呆,舌苔白滑,脉沉细。治疗应首选
  • 真武汤

  • 解析:济生肾气丸温肾利水消肿;真武汤温阳利水,补肾壮阳;实脾饮温阳行气利水;参附汤大补元气;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患者为水肿,阴水,肾阳亏虚,治疗当选真武汤温阳利水,补肾壮阳。

  • [单选题]何书提出用诸泻心汤治疗痞满
  • 《伤寒论》

  • 解析:《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文149条)。2.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原文《伤寒论158条》。3.《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伤寒论164条》。5.《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患者刘某,女,干部,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 参苓白术散加减


  • [单选题]发散风寒药的性味一般多是
  • 辛温


  • [单选题]阴水,辨证属脾阳虚衰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 实脾饮

  • 解析: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春泽汤利水渗湿,补气健脾;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和中;实脾饮温阳行气利水;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阴水脾肾阳虚者,治疗当选实脾饮温阳行气利水。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lj7n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疾病控制(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眼科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药学(士) 中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