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

B

题目:脓血症

解析:严重感染名词概念。脓血症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毒血症是指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致病菌寄居在局部感染灶处,并不侵入血液循环。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骨髓有核红细胞出现"核老浆幼"现象的是
  • 缺铁性贫血

  • 解析: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质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的表现,称"核老浆幼"现象,故选C。

  • [单选题]阿托品用于治疗
  • 感染中毒性休克

  • 解析:(1)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2)治疗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3)治有机磷农药中毒(4)缓解内脏绞痛(5)用为麻醉前给药(6)用于眼科:可使瞳孔放大,调节功能麻痹,用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用1%~3%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滴时按住内眦部,以免流入鼻腔吸收中毒。

  • [单选题]男,39岁,反复心悸10余年,突发突止,发作时查体: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心电图示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解析:本例中年男性,反复心悸,突发突止,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心电图示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考虑为阵发性室上速。其特点为:①发作突发突止;②心律绝对规则。其心电图特点为: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③逆行P波。其余各项均无突发突止特性。

  •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
  • 着色性干皮病

  • 解析:1.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称为着色性干皮病,发病机制与DNA修复有缺陷相关。2.痛风: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3.黄疸:与肝胆疾病相关的表现。3.蚕豆病:与G-6-PD酶的缺乏有关。4.卟啉病: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缺乏引起的一组疾病。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表现是呕血还是便血,与下列哪项关系不大
  • 出血时间

  •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临床表现为呕血还是便血,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其中以后两者最重要,而与出血时间无明显关系。①食管胃底出血,出血量大(500~1200mb/次),出血速度快,主要表现为呕血,单纯便血少见。②胃及球溃出血,出血量中等(一般<500ml/次),出血急,主要以呕血为主,也可便血。③球部以下出血,出血量少(一般为200~300ml/次),主要以便血为主。

  • [单选题]产妇娩出胎儿5分钟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 胎盘剥离不全

  • 解析:胎儿娩出数分钟后出现阴道流血,应考虑胎盘剥离不全及胎盘滞留在子宫内,胎盘残留是产后出血常见原因,选D。

  • [单选题]某一细胞群体杀伤肿瘤细胞机制为:①释放溶酶体酶直接杀伤;②ADCC效应;③分泌TNF等细胞因子。该细胞是
  • 解析:LAK细胞并非是一个独立的淋巴群或亚群,而是NK细胞或T细胞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下成为能够杀伤NK不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LAK)。目前应用LA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immunotherapy)与直接注射IL-2等细胞因子联合治疗某些肿瘤,已获得一定的疗效。LAK细胞1.LAK的发现1982年Grimm等首先报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加入IL-2体外培养4-6天,能诱导出一种非特异笥的杀伤细胞,这类细胞可以杀伤多种对CTL、NK不敏感的肿瘤细胞。目前尚未发现LAK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许多实验表明,LAK细胞的前体细胞是NK细胞和T细胞。2.LAK的临床应用1984年11月Rosenberg研究组经美国食品和药品检验局(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下,首次应用IL-2与LAK协同治疗25例肾细胞癌、黑素瘤、肺癌、结肠癌等肿瘤患者。治疗用LAK细胞数量在0.6-18.4*1010,IL-2用量2.8*105-3.32*106U/kg.其中11例肿瘤缩小超过50%,1例黑素瘤完全消退。1988年该研究组总结了IL-2与LAK细胞协同治疗222例肿瘤患者,其中16便患者肿瘤转移灶完全消退,26例患者肿瘤消退50%以上,该疗法对转移性肾细胞癌、黑素瘤、结肠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较显著。有报道乳腺癌、膀胱癌局部应用IL-2进行治疗也获得明显疗效。由于IL-2用量大,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毒副反应,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毒副作用是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和多器官功能失调,可引起胸腹腔积液、肺间质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地卢CLS的机理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和产生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lp19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超声医学(副高)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