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P波降低,S-T段升高或降低

C

题目: 患者男55岁,拟在常温下行脑膜血管瘤摘除术,术前血压160/95mmHg,EKG、肝、肾功能正常,术中拟行控制性降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以下癌痛规范用药中哪些是错误的
  • 使用哌替啶是最安全有效的止痛药

    长期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阿片类止痛药

    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 [单选题]当外界温度高于机体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为 ( )
  • 蒸发散热


  • [单选题]一新生儿娩出1分钟时心率96次份,呼吸不规则且慢,四肢自主活动,弹足底能皱眉,躯干皮肤红,四肢青紫,Apgar评分为
  • 6分


  • [单选题]胎儿的血液循环特点有
  • 存在右向左分流

  • 解析:胎儿的血液循环除体循环和肺循环外,还有胎盘通路。胎儿的脐静脉从胎盘获得氧合程度较高的动脉血,在肝门静脉处与来自下腔静脉血汇合后流入右心房,其中2/3的血经卵圆孔进入左心房,由左心室、升主动脉流经头部、心脏及上肢,余下1/3的血液与上腔静脉回流血,由右心房、右心室、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分流进入主动脉降支供应躯干及下肢营养。胎儿体内无纯粹的动脉血,而是动静脉混合血。

  • [多选题]正常的止血机制必须依赖
  • 血管收缩

    血小板反应

    凝血系统

    抗凝血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 解析:1.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内源性)。2.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3.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4.血管收缩,血管壁受损时,立即发生局部小动脉和细小动脉收缩,管腔变狭,使经过损伤部位的血流减慢。5.血小板是唯一由骨髓巨核细胞所产生的凝血因子,直径1~3μm,在血液中寿命10天。血小板必须有足够的数量(10~40×10/L,即100000~400000/mm),而且必须功能正常,才能在止血过程中发挥作用。6.凝血因子所参与的血液凝固过程可划分成三个阶段:①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②凝血酶分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纤维蛋白凝血块。③纤维蛋白溶解系被激活,纤维蛋白凝血块发生溶解。

  • [多选题]麻醉通气系统有哪些种类 ( )
  • 无重复吸入系统

    半紧闭通气系统

    T形管装置

    同轴环路装置

    紧闭通气系统


  • [单选题]对镰状韧带的描述,错误的是
  • 呈冠状位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lrd3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