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B

题目:带下过多肾阳虚证的治法是( )

解析:带下过多肾阳虚证,治以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脾气下陷证的临床表现是
  • 脘腹重坠

  • 解析:脾气下陷证临床除见一般脾虚不健之症外,突出表现有脏器下垂症,尤其是以胃下垂更为多见。

  • [单选题]脏腑关系中,"乙癸同源"中的"乙癸"所指的脏是
  • 肝、肾

  • 解析:“乙癸同源”,是指古人用五行学说把方位、天干与五脏相配合而言的。在方位上,肝属东方,肾属北方;在天干配属上,肝属乙木,肾属癸水;由此,中医习惯上就把“肝肾同源”称作“乙癸同源”。

  • [单选题]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是
  • 过失

  • 解析: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过失。

  • [单选题]伤食腹痛证见
  • 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

  • 解析:伤食腹痛证可见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等。多有伤食史。

  • [单选题]血的运行与哪脏无直接关系
  • 解析:血的运行与心、肺、肝、脾关系密切。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证。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理、病理情况相关。心与肺“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 [单选题]下列脏腑中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 肺、肾、脾

  • 解析:水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皆有关,与肺、脾、肾关系尤为密切。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

  • [单选题]治疗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应选用的药物是( )
  • 射干

  • 解析: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用于1、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2、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

  • [单选题]治疗腑病多选用
  • 募穴

  • 解析: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可治疗相关脏腑证,尤多用于治疗六腑病证,常与背俞穴配合使用。

  • [单选题]位于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的腧穴是( )
  • 牵正

  • 解析:牵正穴位于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pmj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中药士(代码:102) 医学基础知识 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