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具有"统摄血液"功能的脏是
  • 正确答案 :C
  • 解析:脾主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如临床上治疗脾虚腹泻时,常可加入健脾利湿之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主统血 统血,即统摄血液。统是统管,摄即固摄。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中医学认为,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也赖于脾气的统摄。脾的统血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控制力和约束力,使血液循经畅行而不致溢出脉外,防止其出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血液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充足有关。若脾气虚损,统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出血症状,中医称之为脾不统血。由于此类出血多发生在人体下部,颜色浅淡,可伴有脾气虚的其他症状,如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等,中医往往采用“补脾摄血”的方药来治疗。

  • [单选题]附子升压的有效成分是
  • 正确答案 :D
  • 去甲猪毛菜碱

  • 解析: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附子升压的有效成分是去甲猪毛菜碱,去甲猪毛菜碱具有兴奋α、β受体的作用。故此题应选D。

  • [单选题]七情致病首先影响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脏腑

  • 解析:七情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并不是致病因素。如果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七情致病直接影响内脏,故属内伤病因,此即“内伤七情

  • [单选题]可防肾水泛滥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脾气

  • 解析:脾制约肾即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 [单选题]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乳酸蒸气灭菌


  • [单选题]在煎煮时因有效成分易破坏而应该后下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苦杏仁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不属于七厘散处方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牛膝


  • [单选题]收载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药典版本是
  • 正确答案 :C
  • 2005年版

  • 解析:《中国药典》2005年版共收载3212种,其中新增525种。药典一部收载品种1147种,其中新增154种、修订453种;药 典二部收载1964种,其中新增327种、修订522种;药典三部收载101种,其中新增44种、修订57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而本版药典未 收载的品种共有9种;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2002年增补本收载而未收载入药典的品种共有123种。

  • [单选题]以下关于寒热主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表证寒热的轻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

  • 解析:寒热,即恶寒发热,是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恶寒发热 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由于外邪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故又有恶寒重发热轻与恶寒轻发热重的不同。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因寒邪束表伤及机体阳气,所以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卫阳郁而不宣,郁久化火,所以发热,同时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故发热重。风热袭表,卫外不同,腠理开泄,所以微恶风寒,并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故此题应选D。

  • [单选题]产生起昙现象的原因为
  • 正确答案 :C
  • 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乙烯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

  • 解析: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聚氧乙烯链发生强烈脱水和收缩,使增溶空间减小,增溶能力下降,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故此题应选C。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284dr.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医学检验(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