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钙 血镁

EF

题目:患儿女性,10个月,因“腹泻伴呕吐3日,尿量少1日”来诊。每日排粪7~8次,蛋花汤样,略带腥臭。患儿以牛奶喂养为主,既往无腹泻史。查体:体温38 ℃;精神差,哭时泪少,前囟、眼窝凹陷,唇干;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按压无哭闹,肠鸣音活跃。粪常规:色黄,有黏液,白细胞0~5个/HP。血钠140 mmol/L,血钾2.8 mmol/L,碱剩余-15 mmol/L。

解析:低血钙和低血镁会导致抽搐,所以要首先检查血钙和血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开展调查并作出处理的情形包括
  • 使用量异常增长

    经常超适应症使用

    经常超剂量使用

    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

  • 解析:本题考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处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一)使用量异常增长的;(二)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三)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的;(四)企业违规销售的;(五)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

  • [多选题]补法,主要包括( )
  • 补气

    补血

    补阴

    补阳


  • [多选题]属于高危药品的是
  • 10%氯化钾注射液

    胰岛素制剂

    华法林

    长春新碱

    肾上腺素


  • [多选题]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后者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

    物理配伍变化有析出沉淀、分层、潮解、液化和结块以及分散状态和粒径的变化

    化学变化可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但有些观察不到

    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组成、pH的改变,缓冲剂、离子和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顺序和反应时间等

    不宜与注射剂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 解析:药物制剂配伍变化从物理、化学和药理3个方面可分为物理的配伍变化、化学的配伍变化和药理的配伍变化。常见的物理的配伍变化有溶解度改变,潮解、液化和结块,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常用的化学的配伍变化包括变色,混浊和沉淀,产气,分解破坏、疗效下降,发生爆炸。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等。不适于与其他注射液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因为血液成分复杂,甘露醇易出现结晶,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易发生破乳。

  • [多选题]可使DDD方法产生偏差的情况为
  • 合并用药时要对药物剂量进行增减

    一种药物有多种适应证

    未能将儿童用药从总量中剔除

    患者依从性不好


  • [多选题]以下所列情况,需要药师对患者给予"用药提示"的事例是
  • 合并用药较多

    患者依从性不好

    给患者发放临近有效期的药品

    所用的药品近期发现严重或罕见不良反应

  • 解析:所用药物常规日剂量较大时不需要给予患者“用药提示”。

  • [多选题]下列药品广告的内容和行为,不符合《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的是
  • "阿奇霉素"杯主持人大赛

    义诊咨询热线:12345678

    在CCTV-少儿频道发布非处方药广告

    本药品总有效率达到98%

    承诺"无效退款"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5kz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麻醉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呼吸内科(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辽宁省主管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