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
B
题目:治疗本病最佳药物选择
解析:现在主张在严重病例疾病的早期,就应联合治疗,即采用降阶方案,以求尽快控制病情,认为甲氨蝶呤为JRA联合治疗的首选药,故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是最佳选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未经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病
[单选题]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
颈淋巴结
解析:A。恶性淋巴瘤最早的表现是浅表的淋巴结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约有60%原发于颈淋巴结,原发于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的少见。
[单选题]1个月婴儿,儿童保健门诊查体:体格生长发育正常,心前区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动脉导管未闭。给家长的治疗意见是
随访观察到1岁
解析: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大约15小时即发生功能性关闭,80%再生后3个月解剖性关闭,生后1年解剖上应完全关闭,如果不关闭,可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口服布洛芬或吲哚美辛药物关闭动脉导管只在新生儿早期(1周内)效果比较好。
[单选题]2个月男孩,生后不久发生慢性口腔鹅口疮。接种卡介苗后第2天局部红肿,第4天溃疡伴高热40℃,10天后出现气促。查体:双肺细湿啰音,肝肋下4cm,脾肋下2cm。外周血白细胞2.5×109/L,L 20%,CD3+细胞30%,CD4+细胞20%,CD8+细胞10%。诊断为
X连锁严重型联合免疫缺陷病
解析:患儿生后反复口腔鹅口疮,接种卡介苗(BCG)后导致严重的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CD3、CD4、CD8细胞均减低,诊断为X连锁严重型联合免疫缺陷病。
[单选题]出生第1天的新生儿,血常规:血红蛋白160g/L,白细胞21×109/L,N 0.60,L 0.38,M 0.02,HbF60%,可见少量幼稚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血常规提示
正常新生儿
[多选题]易感者接触麻疹后的预防措施是
检疫观察3周
近期应用过丙种球蛋白者,检疫观察延长至4周
丙种球蛋白不可与麻疹疫苗同时应用,若合用需相隔至少3周
[单选题]为预防感染可长期使用
干扰素和复方新诺明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70l4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