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左肺浸润型结核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性很大

ACD

题目:患者女,47岁,因“乏力、纳差、低热半年,尿黄、眼黄1周”入院。患者15年前发现HBsAg、HBeAb及HBcAb阳性,HBV DNA未查,间断检查肝生化基本正常;其母HBsAg为阳性。患者近半年来反复轻度乏力、纳差,伴间断低热、盗汗、左侧胸痛,偶有咳嗽、咳痰,为少量白黏痰,无明显痰中带血,体重减轻约4kg。2个月前外院胸片检查提示“左中上肺可见边缘模糊的絮状影”,PPD试验阳性,ESR46mm/h;ALT71U/L,AST38U/L;B超提示肝脏大小正常,肝被膜光滑,肝区光点增粗、密集、欠均,脾脏大小正常。考虑为左肺浸润型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化疗近2个月,低热及盗汗现象好转。但近3周来乏力、纳差进行性加重,近1周来尿黄明显加深,并发现眼黄。轻度恶心、厌油,无呕吐,无腹痛、腹泻。门诊查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87μmol/L,直接胆红素63μmol/L,白蛋白37g/L,白球比1.6,ALT1430U/L,AST915U/L,ALP573U/L,GGT491U/L;PT18秒,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65%,INR1.4。

解析:1.该患者在入院前未检测血清HBV DNA,因此不能判断其慢乙肝为“非活动性”,故B不正确;但在开始抗结核治疗前的检查显示ALT轻度升高,B超提示肝区光点增粗、欠均、密集,因此C选项正确。尚未获得病原学检查,因此E、F选项不正确。肺结核患者有可能合并肝结核,尽管相对少见,因此G选项不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引起"痛痹"的主要邪气是( )
  • 寒邪


  • [多选题]折量法与骨性标志取穴法结合应用的穴位有( )
  • 膏肓俞

    支沟

    中府

    悬钟


  •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 肿块增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引起疼痛

    门脉内癌栓可导致门脉高压

    癌块侵犯肝门胆管引起黄疸

    肿瘤生长缓慢,可以无痛

  • 解析:1.肝区疼痛 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痛处相当于肿瘤的位置,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是由于肿瘤增长快速,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如病变侵犯膈,痛可牵涉右肩。癌结节破裂时,可突然引起剧痛,并有 腹膜炎 症状和体征。如出血量大,则引起晕厥和休克 ,A正确。2.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B正确。3.由于肝癌的动脉血管丰富而纡曲,或因巨大的癌肿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动脉内径骤然变窄,有时可在贴近肿瘤的腹壁上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故C错误。4.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D正确。 5.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甚至有的患者肝癌已属晚期,但症状仍不明显。E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77dnn.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正畸学(正高) 针灸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