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 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ABC

题目:患儿男,6岁。3周前曾因发热,咽喉疼痛,咳嗽,服用"感冒灵"后症状消退。1天前突发颜面浮肿,查体:BP150/90mmHg,尿常规:RBC(+++),WBC:12/HP,尿蛋白(++)。

解析: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主要发生在儿童。临床表现为血尿,高血压,水肿等。患儿的发病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2.患儿考虑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故应检查ASO、血沉、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ASO上升;患儿有血尿、浮肿,要了解肾功能情况,可表现为一过性氮质血症;补体C3降低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此时血培养一般阴性,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20%~30%。 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为A群链球菌感染后所致。B群是新生儿菌血症和脑膜炎的常见菌。肺炎链球菌是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的病原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所致感染最多见于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 4.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链球菌胞壁成分M蛋白或某些分泌产物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伤。 5.该病发病机制有:①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②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③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6.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中、小分子的蛋白都能通过出现在尿中,故为非选择性蛋白尿。本-周蛋白只出现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尿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自动生化分析的技术指标评价包括
  • 精密度

    互染率

    波长校正

    相关性


  • [多选题]红细胞膜的功能包括( )
  • 屏障作用

    半透性

    免疫性

    可变性

    受体特性

  •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屏障作用和可变性;半透性;免疫性;受体特性:激素类受体、递质类受体、丙种球蛋白受体、病毒受体、EP0受体和铁蛋白受体等。掌握红细胞膜的功能。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7zmn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麻醉学(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