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中风阴闭证

B

题目:患者,女,56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伴有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其诊断是

解析:中风中脏腑的主要表现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又可根据有无热象分为阳闭和阴闭。痰湿偏盛,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痰湿属阴,故静卧不烦;痰湿阻滞阳气,不得温煦,故四肢不温。结合舌脉表现,本病属中风之阴闭证,故正确答案为B。而中风阳闭证,除闭证的症状外,还应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中风脱证除中脏腑表现外,尚有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肢体软瘫等;中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中风后遗症是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斜等,故A、C、D、E均非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的临床意义是( )
  • 痰湿内阻

  • 解析:头晕而重,如物缠裹为痰湿的表现。

  • [单选题]患儿,4岁,有久泻病史。近3个月来,面黄唇淡,发黄稀疏,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头晕目眩,睡眠不安,舌淡红,脉细弱。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其治法是( )
  • 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 解析: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可知患儿为轻度贫血,根据患儿的症候可诊断为贫血心脾两虚证,⑴症候:面色萎黄或苍白,发枯易脱,倦怠无力,食少纳呆,心悸气短,头昏目眩,唇粘膜苍白,爪甲色淡,舌质虚胖,苔薄白,脉细弱。⑵分析:脾虚则运化无力,中气不足,故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心血亏虚,血不上荣则面色萎黄或苍白无血色;血虚则发失所养,故发枯易脱;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心脾两虚,气血不充,不能上荣于脑,故见头昏目眩;舌质淡胖,脉细弱为心脾两虚之象。⑶治法:补脾养心,益气生血。本题选B。

  • [单选题]患儿,7岁。反复脐周疼痛半年,发作加重一天,纳差,食入即吐,大便2日未行,腹胀满,扪之有团块,舌苔黄腻。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 驱蛔承气汤

  • 解析:脐周疼痛突然加剧,呕吐,大便不通,腹部扪及团块,诊断当考虑虫瘕证。驱蛔承气汤与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相比,方中尚有乌梅安蛔止痛;椒目温脏散寒,配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驱蛔下虫,故当选此方。选D。

  • [单选题]患者,男,75岁。牙痛隐隐,时作时止,牙齿浮动,口不臭,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是
  • 太溪

  •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考虑为肾气不足而引起牙动,可配用太溪穴。

  • [单选题]闭经多日,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者的脉象是( )
  • 尺脉虚细涩

  • 解析:细脉主阴虚、血虚证。涩脉主血少、气滞、血瘀。题干所示症状气血虚象。

  • [单选题]具有凉血功效的药物是
  • 栀子

  • 解析:E石膏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可清热生津,止呕,除烦。天花粉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栀子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单选题]"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语出于
  • 《素问》

  • 解析:《素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单选题]治疗腹痛中虚脏寒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小建中汤

  • 解析:治疗腹痛中虚脏寒证应用小建中汤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8qr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核医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