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ICU病人
A
题目:某医院500张床位,同期住院病人中有20人发生医院感染。
解析:1.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通常为住院病人)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该题针对“医院高危人群和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指: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或抗生素的病人以及发热和接受过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卧床、昏迷和老年人、幼儿、早产儿等易感病人。
【该题针对“医院高危人群和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医护人员在各种操作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双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
【该题针对“医院高危人群和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腮腺炎病毒
在室温中2~3天失去传染性
解析:腮腺炎病毒一般在室温中2~3天即可失去传染性。痢疾杆菌在食品和食具中可存活1~2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不耐热和酸,对乙醚敏感。
[单选题]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不游离于血清中的是
HBcAg
解析:HBcAg指标是不在乙肝五项指标(乙肝两对半)里的。我们并不常见HBcAg ,一般检查只是检测乙肝两对半,这个是属于乙肝三对里面的其中一项,而HBcAg它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使用常规方法在血清不能直接检出HBcAg,需加开壳剂,使HBcAg释放于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
[单选题]2个月至儿童期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流感嗜血杆菌
解析: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内的婴儿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等,阳性球菌可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出生2个月至儿童期时,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 。
[单选题]小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低于( )
50ml
解析:小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低于50ml,新生儿无尿指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
[单选题]关于传染病流行程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水平流行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为流行性。按其强度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散发: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常年一般发病水平。②流行: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常年发病率(一般3~10倍)。③大流行: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洲界者。④暴发:指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故选D。
[单选题]艾滋病
严格管理的传染病
解析: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平时睡眠不安,多汗,今日晒太阳后突然出现全身抽搐5~6次,每次1分钟左右,抽搐后精神食欲正常,体温37.8℃,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解析:人工喂养儿使用含磷过高的奶制品,导致高血磷、低血钙症状。春季开始,接触日光增多,或开始使用维生素D治疗时,骨脱钙减少,肠吸收钙相对不足,而骨骼已加速钙化,大量钙沉着于骨而致血钙暂时下降。血清离子钙降低是引起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的直接原因。结合患儿的情况应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尿少就诊,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考虑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诱发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因素是
呼吸道感染
解析:呼吸道感染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d48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