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呼吸困难

C

题目: 女,36岁。慢性肾衰竭4年。1周来水肿加重,伴恶心、呕吐、胸痛、呼吸困难。查体:T38.1℃,BP180/100mmHg,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血红蛋白63g/L,血尿素氮28.6mmol/L,肌酐870.9μmol/L。

解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提示合并心包积液。患者感呼吸困难,此为心包积液的表现,是病情危重的征象,答案选C。A、B、D、E都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临床表现,但患者都不会在近期内死亡,故不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根据患者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可以判断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2005)活体内异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的过程称
  • 栓塞

  • 解析: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 [单选题]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脏
  • 进行性纤维化

  • 解析: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脏进行性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肝硬化的共同途径。   【该题针对“肝硬化”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子宫腺肌病的典型症状是
  • 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 解析: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其症状有:(1)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2)痛经: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

  • [单选题]初产妇,妊娠40周。滞产,产钳助产4000g女婴,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检查子宫软。本例应诊断为
  • 子宫收缩乏力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产后出血病因的鉴别诊断能力。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称为产后出血的四大常见病因。从本题所给条件而言,胎膜残留、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可能性极小。事实上,仅有少数考生在上述三项病因进行选择。本题曾给出产钳助产4000g女婴,属巨大儿,因此有可能为软产道损伤。如果考生进一步分析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则不符合软产道损伤的特点,加之存在滞产,因此正确答案应选择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的病因即子宫收缩乏力。

  • [单选题]正常人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
  •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 解析: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正常人维持体内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1~1.5mg。铁吸收部位主要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故选B。以二价铁形式吸收,三价铁形式运输,再以二价铁形式形成血红蛋白。

  • [单选题]导致川崎病患儿猝死的主要原因是
  • 动脉瘤破裂

  • 解析:川崎病心脏表现于病程第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等。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肌梗死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第2~4周,但也可发生于疾病恢复期。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皲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 [单选题](2013)脊髓下端上移至第1腰椎的年龄是
  • 4岁

  • 解析:新生儿脊髓重2~6克,脊髓功能相对成熟。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l腰椎。做腰椎穿刺定位时应注意。

  • [单选题]一经确诊,应尽快行清宫术的是
  • 不全流产

  • 解析:先兆流产者应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时给予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剂。不全流产一旦能确诊,应尽快进行刮宫手术或钳刮术,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完全流产者无感染征象,不需特殊处理;稽留流产时间过长可致刮宫困难,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DIC,造成严重出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g1ep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公卫执业医师 儿科主治 超声医学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