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神经源性肿瘤

D

题目:男,7岁,平素无症状,3日前体检时偶然发现后上纵隔近右侧脊柱旁,椭圆形肿物。大小约3cm×2.5cm,最大可能疾病是

解析: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的有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性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较少见的有从副神经节发生的良、恶性嗜铬细胞瘤,能分泌肾上腺素,临床上呈波动较大的高血压。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节神经母细胞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患者,体重60kg,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的点对点的基础上,宜输注下列哪种血制品
  • 红细胞悬液

  • 解析: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宜输注红细胞悬液,添加红细胞。

  • [单选题]胆碱酯酶复活剂不具备的药理作用是:
  • 恢复已经老化的胆碱酯酶活性

  • 解析:胆碱酯酶复活剂等解毒药在体内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而将其中胆碱酯酶游离,恢复其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但仅对形成不久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有效,已"老化"的酶的活性难以恢复,所以用药越早越好。

  • [单选题]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用
  • β干扰素


  • [单选题]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首要原则和基础是
  • 彻底治疗原发病

  • 解析:本题属理解判断题,难度中等。考查考生对ARDS治疗原则的理解。ARDS的发病机制是系统性炎症综合征的肺部表现。其治疗一般与急性呼吸衰竭相同,但在原则上最主要的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因此选项C为唯一答案。选项A、B、D、E均为改善症状的治疗,故可排除。

  • [单选题]下列事件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 突然发生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食物中毒

  • 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尿液HCG检查阳性,胸部X线检查发现多个棉团状阴影,妇科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清的不均质回声区域,血液丰富,2年前曾患葡萄胎。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绒毛膜癌

  • 解析:葡萄胎排空后1年以上发病,出现阴道流血及肺部转移体征,胸部X线检查发现多个棉团状阴影,妇科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清的不均质回声区域,是典型的绒毛膜癌的表现。故选C。

  • [单选题]女,30岁。产后3天。下腹疼痛2天,发热1天,阴道分泌物无异味,子宫增大,既往有子宫肌瘤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肌瘤红色变

  • 解析:患者产褥期出现发热、腹痛、子宫增大,既往"子宫肌瘤"史,应考虑产褥期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

  • [单选题]对胸腔积液患者,胸穿抽出有臭味混浊液体,此时应该对胸液作何检查以明了病因
  • 厌氧菌培养

  • 解析:臭味混浊液体多考虑为厌氧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w8wn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