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痰液堵塞气道

A

题目:女性,40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而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后12h,病人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颈部无增粗,负压引流通畅。问:

解析:急性堵塞则是突然发生的堵塞,它又分为完全堵塞和部分堵塞,前者使氧气的供应完全中断,如未能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患者将很快失去生命。后者虽然还有一定的气体流通,但很有可能发展为完全堵塞,这是由于气管在有异物后会分泌大量的液体,或气道黏膜肿胀以及堵塞物(如花生、黄豆等)膨胀所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属于倾向因素的是
  • 矫正行为

  • 解析:倾向因素通常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或是诱发产生某行为的因素,其中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及价值观。一般把倾向因素看做是"个人"的偏爱,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在一个人或一组人身上,这种偏爱不是趋向于有利的健康行为,就是趋向于不利的健康行为。倾向行为是产生行为的"引子"或"促动力",即动机直接影响行为的发生、发展。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个体或群体形成动机,自愿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 [多选题]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是
  • 过氧化氢

    戊二醛

    过氧乙酸

    环氧乙烷


  • [单选题]有关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 皮损出现在钝器划过后

  • 解析:胆碱能性荨麻疹,又称小丘疹状荨麻疹或全身热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少年,一般在遇热(热水、热水浴)、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肤,但一般不见于手脚掌,皮疹为1~3MM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瘙痒明显,多伴有针刺感

  • [单选题]婴幼儿患病住院后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
  • 分离性焦虑

  • 解析:分离性焦虑: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在母爱的呵护下,形成了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和信赖感。一旦因病情需要而必须住院,儿童大都会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

  • [单选题]患者的血压、脉搏属于哪种信息
  • 生物信息


  • [单选题]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小肠脱出时不应
  • 立即还纳腹腔,加压包扎

  • 解析:切口裂开后如果将内脏直接还纳容易造成腹腔感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安慰病人,让病人平卧,用无菌盐水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腹带包扎,通知医师,送往手术室缝合。

  • [多选题]有关肾移植受者术前的护理正确的是
  • 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

    遵医嘱使用红细胞悬液

    准备全腹及同侧脊柱以内皮肤

    术前24小时内施行最后1次血液透析

  • 解析: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降低肾移植受者的肾功能。而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改善肾移植受者的健康状况;病情给予白蛋 白,新鲜血浆 ,重度贫血者需要补充红细胞 悬液.; 常规左肾植于右髂窝,右肾植于左髂窝.切口常为下腹 L 型或斜形切口.应准备全腹及 同侧脊柱以内皮肤;术前24小时内施行最后1次血液透析

  • [单选题]危重昏迷患者经治疗后脱离危险,进入康复期,医患关系交往模式的类型将由
  • 主动-被动型转为共同参与型

  • 解析:主动-被动型:这是护患关系中最古老的方式。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而病人则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的从属地位。这种模式对处于危重休克、昏迷、失去知觉和意识障碍的患者,以及婴幼儿等某些难于表达自己主观意志的病人,无疑是适当的。 共同参与型:这种模式指出护患关系是双向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具有大致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与实施。此时,患者可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帮助医护人员作出正确的诊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预见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对提高改善护患关系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evwl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烧伤外科(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中药学(正高) 临床营养(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护理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