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腹部平片

A

题目:女性,20岁,反复上腹痛3年,近3天上腹痛加重,饥饿痛,进食可缓解,1天前腹痛加重并出现右下腹痛,查体: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右下腹局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解析:1.根据病史如反复上腹痛、饥饿痛、进食可缓解,考虑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史,腹痛加重并出现右下腹腹膜炎的体征,提示穿孔,综合分析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漏出液顺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回盲部所致。为明确病因应做腹部平片观察有无膈下游离气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包括
  • 判断有无肝损伤及其程度

    协助黄疸的鉴别诊断

    评价肝脏储备功能


  • [多选题]感染后的症状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的是
  • 大肠埃希菌

    艰难梭菌

    气单胞菌

    李斯特菌

  • 解析: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Listeria moncytogenes)等也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又有将大肠埃希菌O、艰难梭菌、气单胞菌作为UC的可能病因而进行研究。

  • [多选题]IBS患者的报警症状有哪些( )
  • 年龄>40岁

    明显体重减轻

    直肠出血

    近期使用抗生素

  • 解析: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病变,虽然病程较长,但是多不影响全身健康状况。由于本病的诊断是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之上,在诊疗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现以下报警症状需要引起警惕:年龄>40岁、发热、短期内体重下降、便血或黑便、贫血、近期使用抗生素、腹部包块以及病情在短期内进展明显者,应立即作相关检查,查明是否出现器质性病变以防延误病情。

  • [多选题]肝硬化腹水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抗利尿激素增加

    低蛋白血症

  • 解析: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3):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结合题干AC符合本病特点。

  •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 苏子降气汤


  • [多选题]有关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属脂溶性物质,易通过细胞膜对脑产生毒性作用

    不易经肾随尿排出

  • 解析:特点:1,游离胆红素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降解产物血红素没有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2,游离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即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血红蛋白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后分解为胆绿素,再还原成胆红素进入血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称为游离胆红素。呈黄色,分子量为585,难溶于水,脂溶性高,易透过生物膜,毒性大,对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不能由肾脏排出,。故ABD正确

  •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
  • 十二经脉


  • [多选题]结核性腹膜炎热型是( )
  • 1/3患者有弛张热

    低热、中等热最多


  • [多选题]嗜酸细胞胃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腹痛

    腹泻

    恶心和呕吐

    腹腔积液

    青少年患者生长发育迟缓

  • 解析:表现为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焦虑、肠梗阻、腹水等慢性症状,有些病人的症状可持续多年。故全选。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wg8n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中医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