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家属对结果无法接受
C
题目: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情绪激动,冲医护人员喊道“这么年轻的姑娘,进医院的时候还可以和我说话,怎么就死了!你们怎么治的?”此时影响家属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患者颅脑外伤严重,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无力回天,家属对年轻患者的离去不愿接受,所以说出一些不理解医护人员的话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疗性沟通的双方是护士和患者,是护理范畴内与健康有关的专业性内容,其特点是
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
解析:治疗性沟通是指一般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治疗性沟通的双方是护士和患者,沟通的内容属于护理范畴内与健康有关的专业性内容。治疗性沟通具有一般性沟通的特点,但又区别于一般性沟通。目前对治疗性沟通概念的界定是: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具有服务精神的、和谐的、有目的的、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的沟通行为。治疗性沟通具有以患者为中心;有明确的沟通目标和目的;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沟通需要护患双方不同程度的自我暴露等特点。故本题应选B。解题关键:治疗性沟通的特点:以患者为中心;有明确的沟通目标和目的;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沟通需要护患双方不同程度的自我暴露。
[单选题]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闭式胸膜腔引流管脱出,首先要
用厚层无菌凡士林纱布封闭引流口
[单选题]口服催吐法洗胃液的温度为
25~38℃
解析:口服催吐法主要适用于清醒、能合作的病人。洗胃液温度为25~38℃,洗胃液用量为10000~20000毫升。故答案为C。
[单选题]小儿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为
出生后2个月
解析: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小儿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为生后2个月,复种该疫苗的时间为4岁。本题应选C。解题关键:掌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程序:初次为2个月,复种为4岁。
[单选题]护士为使用双气囊三腔管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拔管后24小时内仍有出血的可能,需严密观察
解析:使用双气囊三腔管时,拔管后24小时内仍有出血的可能,需严密观察。
[单选题]患者,男,67岁。肝硬化病史7年余。晨起用力排便后呕血2次,约40ml,急诊入院。患者神志尚清,体温36.8℃,呼吸26次/分,血压100/70mmHg,脉搏100次/分。此时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立即三腔二囊管插管
解析:三腔二囊管止血法止血效果好,但痛苦大、并发症多,不作为首选的止血方法,只有止血药物不能控制出血时暂时应用。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患伤寒,患者口唇干裂,口温40℃,心率120次/分,患者口腔有异味,去除口臭应选用的漱口液
多贝尔溶液
解析: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口腔 pH值为中性时适用;多贝尔溶液(复方硼酸溶液):轻微抑菌,消除口臭,口腔pH值为中性时适用;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口腔pH 值偏碱性时适用;1%~2%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口腔pH值偏酸性时适用。根据患者目前口腔情况看出选项B是正确的。
[单选题]护患沟通的首要原则是
尊重性
解析:尊重是确保沟通顺利进行的首要原则。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护士应将对患者的尊重、恭敬、友好置于第一位,切记不可伤害患者的尊严,更不能侮辱患者的人格。
[单选题]患者,女性,47岁,因脑栓塞急诊入院。患者呈睡眠状态2天,可以唤醒,随后入睡,可以回答问题,但有时不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是
嗜睡
解析:病人可以唤醒,随后入睡,可以回答问题,但有时不正确,可判断为嗜睡。(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程度可区分:浅昏迷:意识活动与精神活动消失,但对强的疼痛刺激(如按压框上神经)可表现出表情或运动反应,不能被唤醒;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深、浅反射存在。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故答案为C。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zn1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