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2~3年

D

题目:乳牙牙根开始吸收在换牙前

解析:乳牙一共20个,每个乳牙到一定时间就会因牙根吸收而自行脱落,恒牙就取而代之。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即为乳牙退换;乳牙牙髓腔大,牙髓组织丰富,在换牙前2~3年,牙根就开始吸收而使根尖孔变大。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颌骨良性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为
  • 边界清晰


  • [单选题]病毒的水平传播是指病毒
  • 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


  • [单选题]患者女,45岁,牙龈起疱半年,色灰白,不易破溃。镜下见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平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
  •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 解析: 天疱疮的特征为棘层松解,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病理特点: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 [单选题]根据某人的书信推断她当时的心理发展水平、情绪状态,这种方法属于
  • 作品分析法


  • [单选题]患者,女,35岁,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 7500ml

  • 解析: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50×73×1.5+2000=7475ml。

  • [单选题]关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错误的是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霍奇金淋巴瘤好


  • [单选题]下述属于真菌的原核细胞生物是
  • 放线菌


  • [单选题]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重要负反馈调节作用的细胞是
  • 嗜酸性粒细胞

  • 解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来源于骨髓髓样前体细胞。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皮下及皮肤下的结缔组织内靠近血管处。嗜酸性粒细胞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皮下的结缔组织内,循环血中仅有少量存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都表达有高亲和力的IgEFc受体(FcεR Ⅰ),胞质中含有嗜碱性颗粒,储存有肝素、白三烯、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介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Ⅰ型超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在Ⅰ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可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局部聚集。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组胺酶灭活组织胺,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同时也可直接吞噬和破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出的颗粒,从而下调Ⅰ型超敏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被某些细胞因子,如IL-3、IL-5、GM-CSF或PAF活化后,亦可表达高亲和力的IgE Fc受体,引发脱颗粒,参与Ⅰ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形成和维持。

  • [单选题]想象属于心理现象中的
  • 认知过程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63dv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