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分散片
D
题目:
片剂始创于19世纪40年代,而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的进步,片剂及中药片剂的品种、产量及类型不断增加,工艺技术不断改进。目前,中药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服用和贮运方便、质量稳定的中药主要剂型。
解析:本题考点是片剂的分类和特点。片剂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分为口服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口服片剂包括口服普通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口崩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口腔用片剂包括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外用片包括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片剂的缺点在于:①制备或贮藏不当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吸收;②某些中药片剂易吸湿受潮;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久贮其含量下降;③片剂制备多需加用赋形剂,且经压制成型,其溶出度稍差于胶囊剂及散剂,有时可能影响其生物利用度’;④昏迷病人和儿童不易吞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雄黄的内服量应控制在
0.05~0.1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毒性中药的毒性非常的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使人中毒或者死亡。考生应该熟悉各种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其注意事项,如雄黄的内服量应控制在0.05~0.1g;洋金花的内服量应控制在0.3~0.6g;闹羊花的内服量应控制在0.6~1.5g;天南星的内服量应控制在3~9g;砒石内服量应控制在0.002~0.004g;蟾酥内服量应控制在0.015~0.03g;生白附子内服量应控制在3~6g;生千金子内服量应控制在1~2g等。
[单选题]黄连粉末加95%乙醇1~2滴及30%的硝酸1滴,镜检可见
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解析:显微化学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是将中药粉末、切片或浸出液,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结晶或特殊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如黄连粉末加95%乙醇1~2滴及30%的硝酸1滴,可见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答案选D
[单选题]云南白药散剂一次口服的常用剂量为
0.25~0.5g
解析:C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云南白药散剂的用法用量。云南白药散剂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25~0.5g,一日4次。
[多选题]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造成轻伤或者重伤的
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的
解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①造成轻伤或者重伤的;②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的;③造成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④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不宜外涂以免引起中毒性肝炎的药物是
地榆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各个药物的成分,大蓟、小蓟,主要含挥发油。蒲黄,主要含黄酮。白及,主要含黏液质。地榆,主要含鞣质,大面积烧伤不宜外涂,以防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故本题选D。
[多选题]青葙子的功效有
清热泻火
明目退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葙子的功效。青葙子功效为清热泻火,明目退翳。故正确选项为AB。
[单选题]芫花除渗水逐饮外,还有
祛痰止咳
解析:本题考查峻下逐水药芫花的功效。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单选题]制首乌的主要目的是
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作用
解析:制何首乌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脂血症。同时消除了生何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造成腹泻。答案选D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69mz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