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外感病初期
E
题目:表证常见于( )
解析:表证由于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入人体浅表所引起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病情轻特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俞穴的主治是
惊悸
解析:2.此题考察的为穴位的主治,穴位具有近治作用即使穴位所在部位的病变,譬如手上的穴位可以治疗手麻痹等;远治作用就是通过经脉相传得出的;特殊治疗,比如心俞是心的背俞穴,可以治疗心脏的一些病变。
[单选题]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处是( )
目内眦
解析: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指端和足趾端衔接。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单选题]延胡索的主治病证是( )
气滞血瘀诸痛
解析: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气滞诸痛证。
[单选题]以下各项,不属于肝郁气滞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主症是
带下量多,色黄如脓
[单选题]心俞穴的定位是( )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解析:心俞穴: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心与神志病变,咳嗽、吐血。操作方法为斜刺0.5~0.8寸。
[单选题]以腹痛欲便,泻后痛减,情志抑郁,胸胁胀痛,食少,舌苔白,脉缓为特征的证候是
肝脾不调证
解析:恼怒易郁,情绪紧张时气机不利,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脾胃不运。气滞于中,则腹痛。腹中肠鸣,攻串作痛,泻后痛缓。脾运失职,清浊相杂,则生泄泻。肝失疏泄,脾虚不运,故胸胁闷胀,嗳气少食。舌淡红,苔白,脉缓为肝脾不调证之象。故答案选C。
[单选题]患者,男,16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脓血,舌质红,脉滑数。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黄连、木香
解析:题中为湿热痢之里急后重腹痛,黄连常与木香配伍,如香连丸。
[单选题]苦寒直折的代表方剂是
黄连解毒汤
解析:黄连解毒汤为大苦大寒之剂,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6j2e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