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D

题目: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
  • 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 [单选题]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
  •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 [单选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遇到挫折时习惯于幽默,而有的人则习惯于逃避,这种面对生活的方式称为
  • 应对风格


  • [单选题]肾脏病患者营养评价方法,除外
  • 应急状态评估

  • 解析:考查肾脏病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包括膳食 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检查、尿 常规属实验室检查范围。

  • [单选题]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 伤津


  • [多选题]属于但热不寒的有( )
  • 壮热

    身热不扬

    潮热

    骨蒸劳热

    五心烦热


  • [单选题]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 )
  • 肺、肾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6r37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