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华法林

B

题目:心房颤动时,预防动脉栓塞最有效的药物是

解析:心房颤动时,预防动脉栓塞最有效的药物是华法林。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较高。过去有栓塞史、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房扩大、冠心病等使发生栓塞的危险性更大。存在任何一种情况,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抗凝方案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发作48小时以上的房颤复律前应持续抗凝3周。用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1NR)达到2~3。转复成功后再持续抗凝4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患者可使用肝素后紧急复律。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作用差,不作为首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脑幕切迹疝最有意义的临床定侧体征是
  • 患侧瞳孔散大

  • 解析:本题属于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试题,主要考核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和瞳孔改变,对侧肢体自主活动障碍及生命体征的紊乱。其中患侧瞳孔散大为小脑幕切迹疝最重要的定侧体征。大部分考生对此知识点掌握较好,选择了正确答案C。其他选项中D最具有迷惑性,对侧肢体腱反射亢进虽然可以在小脑幕切疝早期出现,但是并不具有特征性,也没有定侧意义,因而不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敏感的理化因素是
  • 紫外线

  •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脂类含量高,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6~8个月。对酸、碱、干燥、自然环境有较强抵抗力,但对湿热、紫外线、乙醇的抵抗力弱。   【避错】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太阳光直射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经2~7小时可被杀死,实验室或病房常用紫外线灯消毒,10W紫外线距离照射物0.5~1m,照射30分钟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 [单选题]有关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常见的Bassini疝修补术是在精索的后方将腹内斜肌上缘和联合腱缝合至腹股沟韧带

  • 解析:Bassini疝修补术是在精索的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合至腹股沟韧带上。故选B。

  • [单选题]梅毒树胶样肿与结核肉芽肿的主要区别在于
  • 见多量浆细胞

  • 解析:结节样肉芽肿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该结节的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伴有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多核巨细胞,并伴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围绕。树胶样肿又称梅毒瘤。病灶灰白色,大小不一,从镜下才可见到的大小至数厘米不等。该肉芽肿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镜下结构颇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形态类似干酪样坏死,唯坏死不如干酪样坏死彻底,弹力纤维尚保存。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组织内原有血管壁的轮廓。坏死灶周围肉芽组织中富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而上皮样细胞和郎罕巨细胞较少,且必有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

  • [单选题]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霍乱


  • [单选题]氨的运输所涉及的机制是
  •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 解析:氨在血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丙氨酸和谷氨酰胺。肌肉中的氨经转氨基作用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再经血液运到肝脏,在肝脏,丙氨酸经联合脱氨基生成丙酮酸和氨,氨用于合成尿素,丙酮酸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经血再运回肌肉,形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主要是将脑和肌肉中的氨运向肾脏和肝脏。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核蛋白体循环是蛋白质合成中肽链延长的过程,甲硫氨酸循环也称蛋氨酸循环,是甲基转移的过程。鸟氨酸循环是肝脏利用氨合成尿素的过程。

  • [单选题]网膜囊位置在
  • 肝左下后间隙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
  • 骨髓浆细胞>30%

  • 解析:根据目前国内诊断标准,骨髓中浆细胞大于15%并有原浆或幼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第一条诊断依据,故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7420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环境卫生(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执业药师(西药) 儿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