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胀

A

题目:腹大而胀,叩之如鼓者多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20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吐出物为腐臭未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厌食,苔厚腻,脉滑,应辨证为
  • 饮食伤胃证


  • [单选题]寒湿痰浊停肺咳嗽的特点是
  • 咳声重浊紧闷


  • [多选题]喘证的预防,平时应
  • 调情志

    少食黏腻辛热刺激之品

    节饮食

    慎风寒

    适寒温

  • 解析:慎风寒,戒烟酒,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甜黏肥腻之品。平素宜调畅情志,因情志致喘者,尤须怡情悦志,避免不良刺激。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等有助于预防喘病的发生。

  • [单选题]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用药最宜选
  • 桂枝


  • [单选题]均能疏散风热,息风止痉的药组是
  • 蝉蜕、僵蚕


  • [单选题]“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 阴虚阳亢

  • 解析: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补阴即所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称壮水制火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如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此非火之有余,乃水之不足,故当滋养肾水。《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如肾主命门,为先天真火所藏,肾阳虚衰则现阳微阴盛的寒证,此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故治当温补肾阳,消除阴寒,《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真热假寒证“假寒”最主要表现部位是
  • 四肢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7923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风湿病(副高)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