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无需处理
C
题目:某产妇,27岁。孕足月分娩一男婴,出生第2天,臀红严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预防发生人工流产吸宫手术并发症的措施有
禁用带负压的吸管通过宫颈管
吸宫术中出血多,静脉或宫颈局部注射催产素后继续吸空宫腔内容物
扩张宫颈不宜过速或用暴力吸宫负压应适当
吸宫时注意是否吸净,并需查吸出物中的绒毛胎儿是否完全
解析:预防发生人工流产吸宫手术并发症的措施有 1.禁用带负压的吸管通过宫颈管A正确。2.吸宫术中出血多,静脉或宫颈局部注射催产素后继续吸空宫腔内容物,B正确。3.扩张宫颈不宜过速或用暴力吸宫负压应适当,C正确。4.吸宫时注意是否吸净,并需查吸出物中的绒毛胎儿是否完全,E正确。
[多选题]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约束性
群体性
广阔性
更强调疾病的预防
[多选题]关于后穹隆穿刺正确的是
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患者
抽出暗红色血液不凝为阳性
用18号长针进行穿刺
[多选题]正常新生儿皮肤黏膜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新生儿皮肤薄嫩,易受损伤而发生感染
新生儿口腔粘膜血管丰富
新生儿出生时体表覆盖一层白色乳酪状胎脂
胎脂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散热的作用
[多选题]胎头径线主要有
双顶径
枕额径
枕下前囟径
枕颏径
[多选题]关于沟通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信息源指发出信息的人
反馈是信息沟通的逆过程
编码是发送者将信息译成接受者能理解的符号
传递信息是通过某种通道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多选题]关于妊娠期的生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妊娠晚期子宫呈右旋状态,左侧卧位可以改善胎盘供氧
正常脐带呈螺旋迂曲状,断面可见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
妊娠第28周,胎儿身长35cm,体重1000g,可有呼吸运动,易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如能加强护理可以存活
[多选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除患者病情严重外,一般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点及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和联合应用
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故ABCDE
[多选题]有关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不正确的是
促卵泡素在卵泡期维持较高水平
促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处于较高水平
雌激素在排卵后7~8天下降至较低水平
孕激素在黄体期迅速上升达第二高峰
解析: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至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达高峰;排卵后由于卵泡液中雌激素释放至腹腔使循环中雌激素暂时下降,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循环中雌激素形成又一高峰;此后,黄体萎缩,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期达最低水平,月经周期中雌激素的后一高峰均值低于第一高峰。
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卵泡期卵泡不分泌孕酮,排卵前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黄素化,开始分泌少量孕酮,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逐渐增加至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降到卵泡期水平。
【避错】本题容易多选A;避错方法为掌握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7wqr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