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服用后引起死亡的不良反应 服用后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不良反应

BCD

题目: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应报告的不良反应包括

解析:(1)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属于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2)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故选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物对孕妇的不良影响中,甲氨蝶呤可引起( )。
  • 畸形

  • 解析:妊早期(妊娠初始3个月)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期,易受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

  • [单选题]以下有关"病因学A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具有可预见性

  • 解析:本题考查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A型不良反应指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其程度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A型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和停药综合征等。故本题答案应选A。

  •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广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 药品广告可以直接引用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的内容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广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章第六十一条和第六十六条。 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保证无效退款、保征治愈性的内容。异地发布药品广告应向发布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备案。

  • [单选题]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
  • 包衣

  • 解析:此题考查缓、控释剂的释药原理。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有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和扩散相结合原理、渗透泵原理和离子交换作用原理。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包括包衣、制成微囊、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增加黏度以减小散系数、制成植入剂、制成乳剂等。ABDE四项均属于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故本题答案应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k46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辽宁初级中药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中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