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当诱导产生新的PBPs时,则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增强

C

题目:关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细菌在抗菌药物诱导下生成新的PBPs时,产生耐药,抗菌药物作用减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选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应用的人群是
  • 18周岁以下患者

    妊娠期患者

    哺乳期患者

  • 解析:1,门诊患者无论是青壮年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均可单用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建议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可首选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2,喹诺酮类药物对胎儿有致畸或者明显的毒性作用,女性妊娠期间避免应用。A.铜绿假单胞菌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婴幼儿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应避免18周岁以下未成年。故选择ACD。

  • [多选题]下述哪几类药物需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
  • 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及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

    剂量-反应曲线陡峭或具不良反应的药物

    溶解速度缓慢、相对不溶解或在胃肠道成为不溶性的药物

    溶解速度不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

    制剂中的辅料能改变主药特性的药物制剂

  • 解析:应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药物包括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的药物;剂量反应曲线陡峭或具不良反应的药物;溶解速度缓慢的药物;某些药物相对不溶解,或在胃肠道中成为不溶性的药物;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制剂中辅料能改变主药特性的药物制剂。

  • [单选题]患者男性,37岁,因“发热、右下肢红、肿、热、痛”来诊。诊断:丹毒。抗感染药物应首选
  • 青霉素

  • 解析:丹毒的治疗1.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rkz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传染病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外科主治 中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