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同时服用2~3周,再停用卡马西平

D

题目: 男孩,11岁、因近2月个来反复发生全身性惊厥3次,伴意识丧失,每立次持续10min。脑电图上示两侧有对称性尖慢波阵发,CT无异常。给服卡马西平0.2g,每天3次,服药10d后面部与躯干部出现高出皮面的皮疹,有融合成片,伴发热38.8℃,拟诊卡马西平药疹,停用卡马西平,改用苯巴比妥90mg,每晚顿服。当用苯巴比妥7d时,小儿出现反复惊厥半天,其意识并末恢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蝶骨电极的位置为( )。
  • 颧弓中点下缘乙状切迹处


  • [单选题]某老年患者患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多年,无高血压病史,午睡后发现右半身麻木,手及上肢轻度无力,晚饭后家人发现其症状加重,遂在附近的社区医院静脉滴注血管扩张药,第二日因发现偏瘫进一步加重而来住院,检查发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2~3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右偏身感觉障碍,该患者应最先想到的是(  )。
  • 左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


  • [单选题]心肌坏死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是
  • 病理性Q波


  • [单选题]一位老年患者前来精神科门诊复诊。家属反映:该患者罹患精神疾病已20余年。最近患者出现一些怪异行为,比如:嘴唇徐动,时不时吐舌头,舔嘴唇,还常常做鬼脸,皱眉,眨眼。请问: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迟发性运动障碍

  • 解析:迟发性运动障碍(TD)常见于长期(1年以上)系统抗精神病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减量或停服后最易发生,发病风险似乎随年龄增加。由Crane(1968)首先报道。本病以异常的舞蹈-手足不自主运动为特征,在服用致病药物数月或数年后起病,通常成年人面部和口周最显著,儿童以肢体更明显。表现舌、唇、口和躯干的异常不自主的缓慢不规则运动,或舞蹈性手足徐动症样运动。以口周运动障碍最常见,包括转舌及伸舌运动、颌部咀嚼运动及撅嘴等。发生率因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期和个体差异而不同。停用抗精神病药可使迟发性运动障碍更为明显,而加大抗精神病药量可使迟发性运动障碍暂时减轻。

  • [单选题]患者少尿2天。实验室检查:尿比重持续低于1.012。应首先考虑的是
  • 急性肾功能衰竭


  • [单选题]额颞痴呆哪项描述有误
  • 女性较少,男性较多


  • [单选题]下列各项,结核菌是
  • 属于分枝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


  • [单选题]关于中央区μ节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常以单个形式出现


  • [单选题]脑电图电极与头皮间的阻抗应在( )。
  • 100~5000Ω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2g79.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CDFI医师、技师 药学(中级) 执业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