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哺乳史
B
题目:患者女,51岁。诉月经紊乱伴阵发性潮红、潮热1年余。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
解析:1.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应包括临床症状、月经史,因个人的个性特点、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支持情况均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故护理评估时也需评估这些心理社会因素,而哺乳史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及症状无相关性,故B不属于护理评估内容。解题关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评估有月经史、生育史、肝病、高血压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性特点,精神因素,临床症状和一些相关检查。
2.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辅助检查应包括妇科检查、性激素检查、血液检查、细菌学检查等,还包括围绝经期妇科高发疾病的筛查,如宫颈刮片、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检查宫颈病变,分段刮宫检查子宫内膜情况,阴道镜不属于常规检查项目,故选D。
3.因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静脉血栓等的潜在风险,故激素替代治疗用药后必须坚持系统而规范的治疗学随访原则。开始治疗后1~3个月内复诊,以后随访间隔3~6个月,至少每年体检1次,故B正确。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并不是维持排卵,故无须监测基础体温,A 错误。解题关键:推荐每年一次辅助检查,每3~5年一次骨密度测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怀疑急性胰腺炎时,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血清淀粉酶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
(1)血象: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胰酶测定:①血清、尿淀粉酶:最常用。常明显升高,但病情的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定平行相关。血清淀粉酶一般于起病6~12h开始升高,12~24h达到高峰,3~5日恢复正常;尿淀粉酶在发病12~24h后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1~2周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大于5000U/L(正常值400~1800U/L,Somogyi法)或尿淀粉酶超过3000U/L(正常值800~3000U/L,Somogyi法),即提示本病。尿淀粉酶数值受尿量影响较大。②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h开始升高(正常值23~300U/L),持续7~10日,对病后就诊较晚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较高。
(3)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在胰腺坏死时明显升高,有助于监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
(4)其他生化检查:严重病例如出血坏死型可出现低钙血症及血糖升高。
(5)影像学检查:①B超: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还可观察胆囊、胆道情况及有无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等。②腹部增强CT: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③腹部X线平片:可见“哨兵襻”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征象,并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的征象。
(6)腹腔穿刺检查:穿刺液外观呈血性混浊,可见脂肪小滴,并发感染时呈脓性。穿刺液淀粉酶测定值升高,若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表示胰腺炎病情严重。
[单选题]女婴,日龄10天,精神萎靡,吮奶少,哭声低。查体:T38.8℃,前囟平,颈、胸部皮肤见多个疖肿,中央处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干燥,拟诊“新生儿败血症”。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葡萄球菌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大肠杆菌,还有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出生后感染主要经脐部、皮肤、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等侵入感染,尤以脐部多见。出生前、出生时的感染,发病多数在生后3天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肠道菌属多见(如大肠杆菌)。出生后感染者发病较晚,多在出生3天以后,以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多见。
[单选题]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为
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快、脉快
[单选题]某妇女,36岁,阴道分泌物增多已半年,近来出现血性白带。检查宫颈重度糜烂,触之易出血,子宫正常大小,附件(-),为排除宫颈癌,首先应做下述哪项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解析:宫颈癌的检查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普遍用于筛检宫颈癌,是排除宫颈癌的首选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宫颈碘实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故本题应选D。解题关键:清楚宫颈癌各检查方法的意义。
[单选题]患者,女性,72岁。因记忆力进行性下降、失语、经常外出后迷路不归,诊断为老年痴呆症,治疗该疾病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
多奈哌齐
解析:阿瑞斯盐酸多奈哌齐片是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性痴呆)治疗的首选用药,盐酸多奈哌齐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又名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的金标准药物。
[单选题]某医院门诊患者肝功能检查报告:血清转氨酶升高,同时患者主诉肝区隐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护士应立即
转入隔离门诊诊治
解析:该患者可能是肝炎患者,应立即转入隔离门诊诊治。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3q0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