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相色谱法

A

题目: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

解析:农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其中有机氯类农药中滴滴涕(DDT)和六六六(BHC)是使用最久、数量最多的农药。虽然大多数国家已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禁用有机氯农药,停止生产滴滴涕和六六六,但由于它们在土壤或生物体中长期残留和蓄积而危害人体健康,故各国依然都非常重视食品和药物中残留量的检测和限量问题。《中国药典》对人参、西洋参、甘草和黄芪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规定,六六六(BHC)不得超过0.2mg/kg;滴滴涕(DDT)不得超过0.2mg/kg;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超过0.1mg/kg。人参、西洋参还规定,六氯苯不得过0.1mg/kg;七氯不得过0.05mg/kg;艾氏剂不得过0.05mg/kg;氯丹不得过0.1mg/kg。有机磷农药常见的有敌敌畏、对硫磷、乐果等。《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及制剂中部分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农药残留量。答案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的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 肝胃不合

  • 解析: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一般涉及八纲、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内容,B项肝胃不和涉及了五脏六腑,所以属于“证”,其余选项为患者自身感受到的异常的感觉,属于“症”,故本题答案选B。

  • [单选题]在阴阳学说中,“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什么治疗原则
  • 阴病治阳

  • 解析:本题考查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方法也成为阴病治阳。

  • [单选题]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不包括
  • 制备的方法

  • 解析:为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F为去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β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如β=5.0,说明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是无絮凝剂混悬剂沉降容积比的5倍。β值愈大,絮凝效果愈好,混悬剂的稳定性愈高。以絮凝度评价絮凝剂的效果,对于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混悬剂中微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悬液的稳定性,还会影响混悬剂的药效及生物利用度。所以测定混悬剂中微粒大小及分布情况,是评价混悬剂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温度也会对混悬剂稳定性产生影响。答案选E

  • [单选题]某医师常选用草豆蔻治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泄泻,此因其除燥湿行气外,又能
  • 温中止呕


  • [多选题]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有( )
  • 参与药物治疗

    监测治疗药物

    研究和评价药物利用

    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提供药学信息服务

  • 解析:考查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有:处方审核,处方调剂,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药学信息服务,参与健康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

  • [单选题]宜用升浮性药的病证是
  • 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

  • 解析:本组题考查对药物升降浮沉的了解。升浮药:一般具有升阳举陷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

  • [单选题]三萜的结构具有的异戊二烯单位有( )
  • 6个

  • 解析:三萜由6个异戊二烯组成,共30个碳。

  • [多选题]"四查十对"中四查是指
  • 查处方

    查药品

    查配伍禁忌

    查用药合理性

  • 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5.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故此题应选ABC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5gkm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