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B病毒感染 免疫缺陷 遗传 射线照射 种族

ABCDE

题目:患者王某,女,13岁,因“发现左腋下无痛性肿物7个月”入院。患者于7月前无意中触及左腋下无痛性肿物1个,约1cm×1cm大小,活动度正常,口服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治疗,效果差,左腋下肿物继续增大,并增多至4枚,最大者约3cm×3cm大小。

解析: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发病和下列因素有关。感染,主要是病毒,部分患者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抗EB病毒抗体;免疫缺陷,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者发病率增高;另外还与遗传、射线照射、种族等因素有关。近来认为,在诱因的刺激下,使免疫功能异常机体中肿瘤基因的活化(如核因子-κB)或正常基因突变而发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
  • 寄生虫

  • 解析: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补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核酸等皆为可溶性抗原,免疫前常需提取和纯化。各种细胞、细菌、寄生虫等均为颗粒性抗原。

  • [单选题]ELI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 牛血清白蛋白

  • 解析: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由于载体的不同,包被的方法也不同。如以聚苯乙烯ELISA板为载体,通常将抗原或抗体溶于缓冲液(最常用的为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加于ELISA板孔中在4℃过夜,经清洗后即可应用。如果包被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过低,固相载体表面有能被此蛋白质完全覆盖,其后加入的血清标本和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最后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导致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包被后再用1%~5%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可以消除这种干扰。这一过程称为封闭。包被好的ELISA板在低温可放置一段时间而不失去其免疫活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5j8j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护士资格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