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7℃

B

题目:通常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一般以15~40℃为宜,最适温度为37℃。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抗原抗体分子运动越快,碰撞机会越多,两者结合反应速度越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按由弱到强的顺序对抗原抗体结合力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氢键结合力<疏水作用力

  • 解析:抗原抗体是一种非共价的结合,不形成共价键,需要四种分子间引力参与。其结合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

  •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常规微生物仅检验“两对半”,缺少HBcAg项目,是因为
  • HBcAg被HBsAg覆盖,血中不易检出

  • 解析:HBcAg被HBsAg覆盖,血中不易检出。

  • [单选题]T淋巴细胞发育在
  • 胸腺


  • [单选题]分离日本脑炎病毒最好将死者脑组织匀浆接种于
  • 腔乳鼠脑内


  • [单选题]与生物活性测定法相比,关于细胞因子免疫学测定法描述正确的是
  • 所测定的只是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其生物活性不一定成正比

  • 解析:与生物活性测定法相比,细胞因子免疫学测定法几乎可用于所有细胞因子的检测。其优点表现为: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无需依赖细胞株,容易推广和便于普查;影响因素相对较少且容易控制,重复性好,容易标准化。其缺点表现为:所测定的只是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其生物活性不一定成正比;测定结果与所用的抗体来源及亲和力有很大的关系;敏感性相对较低,测定下限一般为100pg;若标本中存在细胞因子的可溶性抗体,可能会影响特异性抗体对细胞因子的结合。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6gq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