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黄疸,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

E

题目:黄疸湿重于热的表现是

解析:黄疸发黄若湿邪较重,则表现为黄色不甚鲜明;若热邪较重或湿热并重,则黄色较为鲜明,如橘子色。A项中心中热痛、烦躁、大便难都表现出明显的热象,属于黄疸热重于湿的证候;B项是典型的女劳疸表现,女劳疸是因房劳伤肾,阴虚有热所致,无湿邪为患;C项属于萎黄,是由津枯血瘀,外不能濡养肌肤,内不能濡润脏腑所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能反映少阴病病理特征的脉证是
  • 脉微细,但欲寐


  • [单选题]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应选用的药物是
  • 龟甲

  • 解析:龟甲可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故应选D。

  • [单选题]侧伏坐位适宜取哪个部位的腧穴
  • 适宜于取头部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 解析: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 [单选题]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 解析:甘味 能补——补益 能和——和中、调和药性 能缓——缓急止痛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等。 (

  • [单选题]耳穴的分布规律,不正确的是
  • 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屏

  • 解析: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 [单选题]祛风湿药的主要功效是
  • 祛除风湿,解除痹痛

  • 解析:性能特点味多辛苦,性或温或凉。   功效能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有的还兼有散寒、舒筋、通络、止痛、活血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使用注意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配伍应用 (1)依据邪气配伍:病邪在表,或疼痛偏于上部,风邪偏盛者,配祛风解表药;湿邪偏盛者,配健脾渗湿药;寒邪偏盛者,配温经散寒药;热邪偏盛或郁久化热者,配清热药。 (3)依据病机配伍:痹久入络,血凝气滞者,配活血通络药;病久气血不足,配益气养血或补益肝肾药;肝肾亏虚,腰痛脚弱,配补养肝肾药。

  • [单选题]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是
  • 丰隆

  • 解析:丰隆(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 头痛、眩晕;癞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 [单选题]不属于防风通圣散组成药物的是
  • 人参、茯苓、甘草


  • [单选题]石决明、草决明的共同作用是
  • 清肝明目

  • 解析:石决明   性能: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能清肝火而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煎服,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l15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中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