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太溪

B

题目:肾经的原穴是

解析:太溪 输穴;原穴 定位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0.8寸。阴谷 合穴 定位 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主治 ①癫狂;②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膝股内侧痛。 操作 直刺1~1.5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舌象的胃气主要表现在
  • 舌苔的生长情况


  • [单选题]在我国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三带喙库蚊


  • [单选题]P波振幅在胸导联应该
  • <0.2mV

  • 解析:P波 形态: Ⅰ、Ⅱ、aVF↑,aVR↓ 振幅: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时限:≤0.11s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P-R间期:0.12~0.20s 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 [单选题]“以升为健”的脏是

  • [单选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 有无汗出

  • 解析: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png]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l1p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放射医学(中级)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