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颅骨密度改变
E
题目:以下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中,不影响颅内压力变化的是
解析: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与颅内正常内容物有关,如脑体积增加、脑脊液增多和脑血容量增加;另一类是颅内发生了病变占据颅内空间;第三类是使颅腔容积缩小,与颅骨密度改变无关,所以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肺通气/血流比值反映了肺部气体交换时的匹配情况。通气/血流比值增大表明
肺泡无效腔增大
解析: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鼻或口与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内,不参与肺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部分传导性呼吸道的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缺少与通气量相应的血流,使部分肺泡气体不能与血液气体进行充分交换,造成肺泡无效腔增大。进入肺泡的气体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匀而不能全都与血液进行交换,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积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为生理无效腔。通气/血流比值减小可能由于肺通气不良,致使部分血液得不到充分的气体交换,出现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单选题]男,28岁。双下肢进行性无力3天。现无法上楼,尿储留。有冶游史,2周前感冒。查体:胸4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
0,蛋白100mg/L,糖和氧化物正常,RPR阴性。MRI示胸4~9脊髓略增粗,T2加权像见条索状高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脊髓炎
解析:患者有前驱感染史,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考虑为急性脊髓炎可能性大。
[单选题]男,38岁。因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前查Hb110g/L,术中失血约1100ml,已输入平衡盐溶液2000ml,术后第1天感胸闷、气促。查体:T37.0℃,BP100/60mmHg,实验室检查:Hb80g/L。最好应给患者输注
悬浮红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补充血容量,凡一次失血<500ml者,机体自身可代偿,不需额外补血务容量。当失血量达总血容量10%~20%(500~1000ml),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输入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当失血量达总血容量20%(1000ml)时,除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适当输入浓缩红细胞,该患者失血1100ml;失血量超过20%,还应输注悬浮红细胞。
[单选题]原发性肝癌肝外转移最主要的部位是
肺
解析:原发性肝癌肝外转移最主要的部位是肺。
[单选题]在下述情况中,排除无芽胞厌氧菌的依据是
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特征和体外培养的生长特征两个知识点。正确答案为D。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脓液标本接种于牛心脑浸液血琼脂平板上,需在厌氧环境中35~37℃培养48~72小时,才可观察到微小菌落。因该类细菌需要厌氧环境,不可能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生长。无芽胞厌氧菌可引起肺脓肿、肝脓肿、盆腔脓肿、脑脓肿及牙龈脓肿等,感染部位有血性分泌物、恶臭以及可产生气体。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闭合性损伤
挫裂伤
解析:皮肤完整无伤口者称闭合伤,如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和闭合性内脏伤等。
[单选题]关于临产后的胎心监护,不正确的是
第二产程应每15分钟听胎心1次
解析:进入第二产程,应密切监测胎心,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
[单选题]患者,女,50岁,进行性下咽困难4个月,全身情况好。食管造影胸上段食管3cm长狭窄,黏膜破坏,当前采用的治疗是
放射疗法
解析:50岁患者,进行性咽下困难4个月,全身情况好,食管造影胸上段有3cm狭窄及黏膜破坏,应诊断为食管癌(胸上段)。胸上段食管癌多采用单纯放射疗法。食管癌——手术切除,又陷入了命题人的陷阱,仔细阅读题目,本例患者为胸上段食管癌,上段食管癌手术难度较大,而单纯放射疗法多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qger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