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产生无活性胶原酶

E

题目:患者,女,14岁。口腔检查见上下前牙移位,松动Ⅰ~Ⅱ度,X线显示第一磨牙牙槽骨弧形吸收至根中1/2,上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1/2~2/3。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腺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腺细胞和基底膜外有肌上皮细胞包绕

  • 解析:这是关于腺泡结构的基本知识题。腺泡为唾液腺的分泌单位,位于最细小导管的末端,呈球状或管状。腺泡由单层锥体形腺细胞围绕而成,中央有一腺泡腔。腺细胞的顶端朝向腺泡腔,基底部附于基底膜上。在腺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扁平星形的肌上皮细胞,而不是肌上皮包绕腺细胞和基底膜。故答案为E。

  • [单选题]桩冠修复时,一般要求根尖部保留的充填材料长度是
  • 3~5mm

  • 解析:桩冠修复时,一般要求根尖部保留的充填材料长度是3~5mm。

  • [单选题]解剖学对牙根的解释是
  • 被牙骨质包裹的部分

  • 解析:解剖学对牙根的解释是被牙骨质包裹的部分。

  • [单选题]与肝素抗凝作用有关的酶
  • 抗凝血酶 Ⅲ

  • 解析: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AT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a、Ⅺa、Ⅸa、Ⅹa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一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 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肝素与AT Ⅲ所含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 Ⅲ构象改变,使AT Ⅲ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一旦肝素-AT Ⅲ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 Ⅲ结合而被反复利用。AT Ⅲ-凝血酶复合物则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分子越长则酶抑制作用越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1551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眼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DSA技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妇产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