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规律进餐,忌饱餐 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床头抬高20cm 控制酸和胆汁反流的联合治疗 注重对Barrett食管的随访

ABDF

题目:患者男性,46岁。5年前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餐后出现反酸、胃灼热及胸骨后疼痛。此后间断发作,每周发作3~4次,外院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停药后复发。需长期间断服用抑酸药物。近6月症状加重,服用抑酸药,症状缓解不明显。病程中食欲好,体重无明显变化。二便正常。

解析:3.常规检查血常规及便常规及便潜血未见异常;24小时食管pH监测及胆汁反流监测阳性,提示同时存在酸反流及碱反流;食管动力检查显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降,提示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胃镜检查显示食管远段黏膜破损,食管活检却提示:胃黏膜上皮黏膜中度肠化,符合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诊断。造成该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为混合性反流(酸反流和碱反流)。因此,该患者的治疗需要考虑控制酸和胆汁反流的联合治疗,同时要注重对Barrett食管的随访。本例患者近6月症状加重可能与合并胆汁反流有关,因此单用抑酸药疗效不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 )
  • 制半夏

    橘红

    茯苓、炙甘草


  • [单选题]女性,26岁。2个月来盗汗、低热、轻度腹泻,右下腹可触及肿块。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粘膜充血、水肿、环型溃疡,边缘呈鼠咬状,肠腔变窄。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
  • 肠结核


  • [单选题]下列关于结核性腹膜炎腹部肿块特点错误的是
  • 较易推动

  • 解析: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肿块多由增厚的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或干酪样坏死脓性物积聚而成,其特点如下: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不易推动,多有压痛。

  • [单选题]耳穴"交感"的位置,应在( )
  • 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 [单选题]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并发症为
  • 肠瘘

  • 解析: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病灶可向肠管、腹腔或阴道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

  •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属于
  • DNA病毒


  • [单选题]下列不是动力性吞咽困难的是
  • 腐蚀性食管炎


  • [单选题]血吸血虫病性肝硬化是属于 ( )
  • 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


  • [单选题]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
  • 促胃液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161n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康复医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