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头颅CT
D
题目:
男,20岁。枕部着地,昏迷5分钟后清醒,并自己回到家,其后出现头痛并呈逐渐加重伴呕吐,2小时后不省人事,急送医院。查体:血压130/90mmHg,P65次/分,R15次/分,浅昏迷,右枕部头皮挫伤,左侧瞳孔4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2.5mm,对光反射存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辐射
解析:机体的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这四种方式进行散热,但以辐射散热为主。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则仅通过蒸发散热来散发体热。①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和有效的散热面积。②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多少取决于皮肤温度与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面积,以及与皮肤接触的物体的导热性能。③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和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风速。④蒸发散热: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不感蒸发是指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气化的形式。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机体的散热方式有四中,同学们应该学会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这些条件适合哪些散热,本题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没有明显的接触环境,没有描述风速,没有明显的蒸发散热,所以A正确。
[单选题]男,18岁,平素体健,因偶尔碰伤后流血不止,经检查为血友病甲型,则该换则缺乏的因子是
Ⅷ因子缺乏
解析:甲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乙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Ⅸ缺乏,丙型是Ⅺ缺乏。
[单选题]男,50岁。主述右上腹部隐痛2周,食欲缺乏并有呕吐。查体:T37.6℃,神清,皮肤轻度黄染,腹平,肝肋下1指质软。可作为黄疸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血清总胆红素与1分钟胆红素
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核考生对胆红素代谢和黄疸实验室检查项目的了解及其他备选答案的检查意义。正常人胆红素的生成与排泄维持动态平衡,使得血浆中胆红素含量甚微。肝对该平衡的维持起重要作用。任何原因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和(或)肝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过程发生障碍均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正常人血浆胆红素总量为3.4~17.1μmol/L(0.2~1mg/dl),其中约80%是未结合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1分钟胆红素是指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重氮试剂迅速产生颜色反应。血清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血清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淀粉酶的测定与黄疸的鉴别诊断没有直接的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单选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突出的表现是
脾脏显著肿大
解析:慢性白血病脾脏显著肿大常为最突出的表现,出血、贫血严重为急性白血病的突出表现。
[单选题]急性风湿热诊断标准中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关节痛
解析:风湿热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根据题意,A、C、D和E叙述都是风湿热诊断的主要标准,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B。
[单选题]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整个脏器切除术
脾破裂
解析:脾破裂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整个脏器切除术。
[单选题]头先露时,胎头以下列哪条径线通过产道最小径线
枕下前囟径
解析:胎头以半俯屈状态到达骨盆底遇到阻力,由于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由衔接时的枕额径(11.3cm)变为枕下前囟径(9.5cm),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继续下降。
[单选题]腹部损伤中最常受损的器官是
脾
解析:脾脏质地较脆,是损伤中最常受损的器官。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是
不良反应较多
解析:本试题属基本知识试题,考核“氟喹诺酮类药理学共同特性”。氟喹诺酮类的共同特性是:①抗菌谱广;②细菌对本类药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③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④不良反应少,大多较轻微;⑤应用较广。备选答案中的“不良反应较多”,显然是错误的。选择正确答案考生仅占49.7%,这说明半数考生没有掌握重要的氟喹诺酮类药的共性,将影响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17jrp.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