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C

题目:患儿男,孕33周早产,生后5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拒食,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湿啰音。

解析:1.患儿出生时或生后2~6小时内即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出现鼻翼扇动、发绀、吸气时胸廓凹陷,伴呼气时呻吟。呼气时呻吟是机体保护性反应,呼气时声门不完全开放,使肺内气体潴留,防止肺泡萎陷。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为本病的特点。严重时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危及生命。 【该题针对“儿科护理学(专业知识)5”知识点进行考核】 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 【该题针对“儿科护理学(专业知识)5”知识点进行考核】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导致通气不良,出现缺氧、发绀,进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所以该患儿不能自主呼吸。 【该题针对“儿科护理学(专业知识)5”知识点进行考核】 4.治疗原则:纠正缺氧,使用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对症处理。护理措施:尽早使用持续正压呼吸(CPAP)用氧,可用呼吸机CPAP吸氧(鼻塞接呼吸机行CPAP通气)或用简易鼻塞瓶装法,压力以0.392~0.588kPa(4~6 cmH20),早产儿从0.196~0.293kPa(2~3cmH20)开始。操作时,水封瓶放在距患儿水平位下30~50cm处。气管插管用氧,如用纯氧CPAP后,病情仍无好转者,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该题针对“儿科护理学(专业知识)5”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小儿运动发育描述正确的是
  • 6~7个月出现换手动作

    9~1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

    15个月会用勺

    2岁会翻书

  • 解析:抓握动作: 2个月时能握住2-3秒钟不松手。3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能握住数秒钟。倒手动作:7个月时先给一个小玩具,待拿住后再给另一个玩具,会把第一个玩具换到另一只手里,再去接第二个玩具。8个月后倒手的动作更加熟练。  对捏动作:8个月起逐渐形成拇指和其他手指,特别是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如果将一粒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起小丸。9个月时将小丸放在桌面上,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丸。翻书动作:15个月开始在大人鼓励下出现翻书动作。24个月时能用手捻书页,每次一页,可以连续翻3次以上

  • [多选题]引起侵袭性肠炎的主要细菌有
  •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

    沙门菌属

  • 解析:引起侵袭性肠炎的主要细菌有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属

  • [多选题]关于国外护理教育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叙述正确的有
  • 真正意义上的护理教育开始于南丁格尔创办的护士学校

    美国的博士护理学位包括哲学博士和护理学博士

    190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以培养专业护士为目标的三年制大学护理系课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50年以前,欧美各国基本形成由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3部分组成的护理教育体系

  • 解析:近代正规护理教育开始于南丁格尔,于1860年在英国伦敦圣多玛医院建立的第一所护士学校;高等护理学教育开始于美国,从职业培训向专业教育发展。1909年,明尼苏达大学率先创立了学制为三年的护理学非学位高等教育项目,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护士。1950年以前,欧美各国基本上形成的是由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部分所组成的护理教育体系。故选ACDE。

  • [多选题]下列关于胸腺的主要生理功能,错误的是
  • 产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过滤作用和吞噬异物

    促进淋巴结发育

  • 解析:(1)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的后期阶段,进一步分化为功能不同的T细胞亚群,即杀伤/抑制性T细胞亚群和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亚群。  (2)生成胸腺激素  在T细胞分化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3)形成对自身抗原耐受性-维持自身稳定  作为免疫器官,胸腺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三种功能。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就是通过这三种功能保护着人类的健康。

  • [多选题]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
  • 犬吠样咳嗽

    三凹征

    昼轻夜重

  • 解析:典型病例表现为夜间突发声嘶,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喉鸣伴 呼吸困难。咽喉部充血,假声带肿胀,发生喉梗阻。呈吸气性呼吸 困难,鼻翼扇动,吸气时出现三凹征。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发热。 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剧(人睡后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潴留阻塞 喉部,刺激喉部发生喉痉挛)。

  • [多选题]昆虫隔离适用于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下列哪种疾病应采取昆虫隔离措施
  • 乙型脑炎

    疟疾

    斑疹伤寒

    流行性出血热

  • 解析:昆虫隔离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疾病。如乙型脑炎、疟疾、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是 消化道传播。故选ABC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1gz4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核医学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