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5°
A
题目:平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解析: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
任脉、冲脉
解析:崩漏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官非时妄行。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
【辨证】
1.实证
主症 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兼见血色深红,质黏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为血瘀。
2.虚证
主症 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公孙 隐白
配穴 血热加中极、血海;湿热加中极、阴陵泉;气郁加膻中、太冲;血瘀加膈俞、血海。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用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足三里 地机 三阴交
配穴 脾气虚加脾俞、胃俞;肾阳虚加肾俞、命门;肾阴虚加肾俞、太溪;盗汗加阴郄;失眠加神门。
操作 毫针补法,可施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埋针法,两耳交替使用。
(2)穴位注射法 选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用维生素B↓(12)或黄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可注药液2ml,每日1次。
(3)挑刺法 在腰骶部督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挑破0.2~0.3cm长,O.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2~4个点,每月1次,连续挑治3次。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前胡、茯苓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陈皮 半夏 姜汁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枣)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虚人外感证候辨识
虚人外感: 恶寒,发热
憎寒壮热,脉浮而重取无力 --- 败毒散
咳痰,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 --- 参苏饮
[单选题]心烦失眠,腰酸梦遗,头晕,舌红少苔,宜诊断为
心肾不交证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是
商阳
解析:商阳 井穴
定位 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循行不经过心的是( )
足少阳经脉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2j8n.html
相关资料